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乘雅半偈

  • 本草乘雅半偈

    本草乘雅半偈自序本草乘雅义例别录〔衍〕本草乘雅凡例乘雅半偈采录诸书大意第一帙紫芝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人参甘草黄蓍实菟丝子莲实茯苓柏实云母丹砂菖蒲赤箭薯蓣干地黄枸杞菊花麦门冬太一余粮石钟乳龙骨蜂蜜第二帙

  • 本草乘雅半偈

    药物学著作。10卷。明·卢之颐撰。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后书稿散佚,经追忆重写,半数已不能复补,故取名“半偈”。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

猜你喜欢

  • 引针

    即出针。《素问·离合真邪论》:“候呼引针。”意指待病人呼气时出针。

  • 偏风口噤

    见《证治准绳·幼科》。即小儿偏风,详该条。

  • 三百六十五节

    指全身穴位。《素问·调经论》:“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王冰註:“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三百六十五是约数,当时实际穴位不足此数。

  • ①约束、控制。《素问·宣明五气篇》:“膀胱……不约为遗溺。”②规则、法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服有约乎?”③屈曲、皱缩。《灵枢·本藏》:“爪直色白无约(皱纹)者,胆直。”《针灸甲乙经》:“膀胱……

  • 肩后疽

    病名。①出《疡医准绳》卷三。即上搭手。见该条。②出《外科大成》卷二。即肩胛疽。见该条。

  • 西塘感证

    书名。3卷。清·董废翁撰。本书专论四时感证,内容分总论、本病、变病、兼病四部分。本病以六经分症,治法分正治、从治;对变病、兼病诸证分析尤详,其中包括一些危症的救治;末附妊孕伤寒。董氏立论本于《医学纲目

  • 兼胎症

    病证名。清·康维恂《眼科菁华录》:“未产目病号兼胎。”即妊娠目病。详该条。

  • 疳黄

    病证名。疳疾兼有发黄的症候。由疳疾而致中焦湿热郁蒸,脾失运化所引起;亦有疳疾日久而致血虚黄肿者。症见身黄浮肿,状似黄疸,但目不黄,并兼有疲倦少神,时吐黄水,毛发皆直,嗜异等。治以健脾除疳为主,先服茵陈

  • 辨证施治纲要

    书名。北京市中医医院编。前有概述、四诊,辨证部分包括八纲、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脏腑经脉辨证,并介绍中医诊治中的审证求因,论述简要。治疗部分,重点介绍治法总则和常用治疗方法,末附方剂索引。1962年由

  • 钮扣风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由汗出受风,与湿相搏、风湿凝滞肌肤而成。初起形如粟米,搔痒无度,破流脂水;甚则疮面湿烂,浸淫成片,延及项背。治宜疏风、清热、利湿。内服消风散,外搽冰硫散。相当于脂溢性湿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