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撅肋

撅肋

季胁。详该条。

猜你喜欢

  • 妊娠外感卷短舌

    孕妇舌卷而短,或黄黑燥裂有芒刺。为里热炽盛,灼伤肝肾之阴,属险候,急当泻下存阴(见《伤寒舌鑑》)。

  • 温病学释义

    书名。《中医临床参考丛书》之一。江苏新医学院主编。上篇为总论部分,阐述温病的概念,温病、伤寒的区别,温病与温疫的关系,并对温病的病因、病机、诊断及治法等做了扼要而全面的介绍;下篇各论部分,能融会古今温

  • 参芪丸

    《疡医大全》卷三十五方。生黄芪、苦参(酒炒)、苍术(米泔炒)各一斤。为细末水泛为丸,绿豆大,每服三钱,白开水送下。治疥疮脓窠。

  • 黑骨芒箕

    见《广州植物志》。为乌脚枪之别名,详该条。

  • 经来呕吐

    病证名。见《竹林女科证治》。亦名经来惯呕吐。多因饮后水聚不化,或胃弱食伤停滞所致。如伤于水饮者,呕吐多为食物夹水,治宜温中化饮,方用丁香散(公丁香、炮姜、白术);如食伤停滞者,兼见胃痛,宜消食导滞,方

  • 胎前皮肤瘙痒

    病证名。见王之翰《妇科胎产百病》。即妊娠身痒。详该条。

  • 满山黄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一枝黄花之别名,详该条。

  • 停饮胁痛

    病证名。见《秘传证治要诀·胁痛》。多由于水饮痰浊流注厥阴之经,气机痹阻所致。临床表现为胁肋疼痛,或者胁痛没有定处,甚至于漉漉有声,咳嗽气急,脉多沉弦。治宜涤痰通络为主,如导痰汤、调中顺气丸、控涎丹等方

  • 补益

    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不足的治法。同补法。详该条。

  • 募原

    即膜原。《灵枢·岁露论》:“其内搏于五脏,横连募原。”详膜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