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惺惺散

惺惺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瓜蒌根、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白术甘草(炙)、桔梗,各一两半。

炮制上件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睡,咳嗽喘粗,鼻塞清涕。

用法用量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入薄荷三叶,同煎至四分,温服。

如要和气,即入生姜煎服,不计时。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瓜蒌人参细辛(去叶)茯苓(去皮)甘草(炙)桔梗各45克

制法上药同杵罗为末。

功能主治治小儿风热疮疹,伤寒时气,头痛壮热,目涩多唾,咳嗽喘粗,鼻塞流清涕者。

用法用量每服3克,用水150毫升,加薄荷3片,同煎至60毫升,温服。如要和气,即生姜煎服,不拘时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石膏甘草(生)麻黄(去节,汤浸)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伤寒发热,头疼脑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茶1.5克,葱白10厘米,擘碎,煎三五沸,先嚼葱白,然后将药汁服下,去枕仰卧。如发热再投一服,出汗立愈。

摘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六

《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人参茯苓木香(焙)天麻扁豆(制)陈米(炒)全蝎(焙)各等分

制法上药为末。

功能主治治吐泻属脾困内虚者。

用法用量每次1.5克,加生姜大枣,略煎服。

摘录《直指小儿方》引王氏方

活幼心书》卷下:惺惺散

药方名称惺惺散

处方人参(去声)15克桔梗(锉破)白茯苓(去皮)白术天花粉各30克细辛(去叶)6克防风(去芦)川芎南星(生用)各7.5克甘草(半生、半炙)21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治伤风伤寒;痰嗽咳逆。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200毫升,加生姜3片,薄荷3叶,慢火煎至160毫升,不拘时温服。

摘录活幼心书》卷下

猜你喜欢

  • 内补丸

    《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九:内补丸药方名称内补丸处方黄连30克(去须,微炒)当归22.5克(锉,微炒)干姜15克(炮裂,锉)阿胶22.5克(捣碎,炒令黄燥)制法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百余杵,丸如梧桐子大。

  • 桂荔汤

    药方名称桂荔汤处方白术2两,肉桂2钱,山药1两,小茴香2钱,荔枝核3个(敲碎)。功能主治温肾中之寒,消睾丸之湿。主寒湿疝气。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九

  • 救命散

    《圣济总录》卷一二三:救命散药方名称救命散处方大黄半两(锉,炒),黄连半两(去须),白僵蚕半两(直者,炒),甘草(生)半两,腻粉3钱匕,五倍子1分。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脾胃热毒上攻心肺,喉咽有疮,并

  • 赤石脂禹余粮汤

    《伤寒论》:赤石脂禹余粮汤药方名称赤石脂禹余粮汤处方赤石脂30克(碎)禹余粮30克(碎)功能主治收敛固脱,涩肠止泻。主久泻、久痢,肠滑不能收摄者。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

  • 快胃舒肝丸

    药方名称快胃舒肝丸处方片姜黄1两6钱,乌药3两2钱,白芍4两,厚朴(制)16两,橘皮4两,沉香3两,木香2两4钱,香附(炙)4两,砂仁3两2钱,枳壳(炒)4两,柴胡4两,青皮(炒)4两,川芎3两2钱,

  • 四味回阳饮

    药方名称四味回阳饮处方人参30~60克 制附子6~9克 炙甘草3~6克 炮干姜6~9克功能主治益气回阳救脱。治元阳虚脱,危在顷刻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250毫升,温服,徐徐饮之。摘录《景

  • 附雄散

    药方名称附雄散处方歪附子1只(生捣),雄黄2两,白附子2两,樟冰2两,白芷5钱,杏仁5钱,草乌5钱,南星5钱,半夏5钱,牙皂5钱,蛇床子5钱,白及1两,白蔹1两,川椒1两,川乌7钱,车米7钱,山慈姑7

  • 鲫鱼胆膏

    药方名称鲫鱼胆膏处方鲫鱼胆1枚,乌驴脂少许,生油半两。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上3味和匀,纳于葱管中7日,滴于耳内,愈。摘录方出《圣惠》卷三十六,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建中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六:建中丸药方名称建中丸处方白术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各60克木香诃黎勒(去核)肉豆蔻(去皮)芎藭各30克制法上药六味,捣罗为末,煮枣肉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脾胃不和,不能饮

  • 大连翘饮

    《外科正宗》卷四:大连翘饮药方名称大连翘饮处方连翘瞿麦滑石车前子牛蒡子赤芍山栀木通当归防风黄芩柴胡甘草荆芥蝉蜕石膏各1.5克功能主治主小儿丹毒发热,痰涎壅盛,一切诸疮痧疹,颈项生核,或伤风、伤寒、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