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微热

微热

证名。指发热不甚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病症。①阳明里实证的一种热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里证大便难,身微热者,此为实也,急下之,宜大承气汤。”②指阴虚血虚的发热。《证治准绳·杂病》:“有每遇夜身发微热,……饮食如常,既无别证可疑,只是血虚阴不济阳,宜润补之。”③指阴证发热。《类证活人书》卷四:“身微热,烦躁面赤,脉沉而微,此名阴证似阳也。”④指五脏微热。《景岳全书·杂证谟》:“治五脏之热,当察微甚,如心经之微热者,宜二阴煎安神丸天王补心丹导赤散之类,皆可随证酌用。”参见发热条。

猜你喜欢

  • 孩儿参

    见《饮片新参》。为太子参之别名,详该条。

  • 附阳

    【介绍】:见跗阳条。

  • 瓜藤疬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即瘰疬久延不愈,蔓及胸肋、腋窝等处,结块大小不等如藤上结瓜,根颗相连者。参见瘰疬条。

  • 空腹服

    又称平旦服。即在早晨未进食前服药。治四肢血脉病和驱虫药,都宜空腹服。《神农本草经》:“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 伤寒抉疑

    书名。清·程云来问,喻嘉言答(此即《尚论后篇·答问篇》)。1768年程氏提出有关伤寒发病、病理、临床辨证和治疗等多方面的疑问共16问,喻氏一一予以答辨。28年后,复由徐彬传录刊行,题名《伤寒抉疑》。

  • 员针

    古针具名。九针之一。《灵枢·九针论》:“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是一种身为圆柱状,端呈卵圆形的针具。用于按摩体表,治疗筋肉痹痛等症。

  • 天白蚁

    病名。①即脑鸣。见《医学纲目·头风痛》。详该条。②指喉癣经久失治,霉烂起腐,旁生小孔如蚁蛀蚀。预后多不良(《中医临证备要》)。③指咽喉病伴有鼻部糜烂者。如《疡医大全》卷十七:“咽喉内生疮鼻孔俱烂,此名

  • 秦伯未医文集

    医论医话类著作。吴大真、王凤岐整理。此书共收集秦氏医学论文38篇,涉及中医基础理论、辨证论治、方药运用及中医工作等多方面内容;其中并包括部分秦氏信函。1983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弃杖散

    经验方。见《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损伤》(武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当归尾、姜黄、紫荆皮各120克,细辛、大黄、生川乌、皂角、肉桂、透骨草、丁香、白芷、红花各60克。为细末,以蜂蜜或凡士林调成软膏,外

  • 伤风咳

    病证名。《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伤风咳者,憎寒、壮热、自汗、恶风、口干、烦躁。”即伤风咳嗽。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