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台秘要》卷三。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生于头面及全身,皮肤发斑,状如锦纹。上戴白浆,破烂成疮。甚则可伴烦躁谵语。愈后可留紫色斑痕,日久方退。类似天疱疮。
【介绍】:见李菩条。
【介绍】:唐代道家、医生。撰有《延寿赤书》1卷。
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即胎瘤。详该条。
【介绍】:见黄武条。
指湿气过甚。《素问·至真要大论》“湿淫于内,治以苦热。”参见湿气条。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地蜂子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陈素庵妇科补解》:“临产忽然口噤目翻者,由肝脾虚而风邪乘之也。……此极危症,宜四物驱风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肉桂、秦艽、枳壳、红花、冬葵子、车前子、生芝麻)。
即惊涎入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