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天心

小天心

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位于手掌根部大鱼际与小鱼际相交处,距大陵穴五分。能治惊风抽搐小便不通等症。《针灸大成》卷十:“小天心,大陵穴后五分。”“掐小天心,天吊惊风,眼翻白偏左右及肾水不通用之。”②经外奇穴名,出《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位于手掌侧,当大、小鱼际交接处之中点。主治心痛,惊风,抽搐,目视不正,高热神昏,以及风湿性心脏病、心绞痛等。直刺0.3~0.5寸。

猜你喜欢

  • 相火

    出《素问·天元纪大论》。与君火相对而言。《格致余论》:“……君以位而言……守位禀命,因其动而可见,故谓之相”。君火与相火相互配合,以温养脏腑,推动人体的功能活动。一般认为肝、胆、肾、三焦均内寄相火,而

  • 阎士安

    【介绍】:宋代医官。陈州(今河南淮阳)人。以善画墨竹闻名,兼通医学,为医学助教。

  • 虫胶

    见《中药志》。为紫草茸之别名,详该条。

  • 热结膀胱腹胀

    证名。伤寒腹胀之一。见《症因脉治·肿胀总论》。由伤寒表邪不解,内传膀胱所致。症见恶寒发热,自汗口渴,小便不利而小腹胀满等。详伤寒腹胀条。

  • 热积

    证名。指邪热滞积于里者。《证治准绳·杂病》:“热积,寒取之。《千金》硝石丸,醋煮三棱丸、神功助化散、圣散子。”《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热积,伤热成积,或吐或泻,头晕,腹痛,心中烦躁也。

  • 脾常不足

    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由于小儿脾气未充,消化力弱,而生长发育又非常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较大,往往影响消化功能。如一旦饮食失调,喂养方法不当,过食过量,或突然改变饮食,超过脾胃的耐受能力;或气候变化感

  • 子肿

    病名。见《医学入门》。俗称琉璃胎。指孕至五、六个月,胎体渐长,由于脾肾阳虚,运化输布失职,以致水湿泛溢,流于四末。症见两足浮肿,遍及下肢,渐至周身,头面俱肿,小便短少。脾虚者,兼见倦怠无力,脘腹胀闷,

  • 山苏子

    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糙苏之别名,详该条。

  • 湿热

    ①湿和热相结合的病邪。致病可分别引致脾胃、肝胆及下焦大肠、膀胱等脏腑或皮肤筋脉的病证。《素问·生气通天论》:“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长,软短为拘,长为痿。”②温病中的一种。症见发热、头痛、身重而痛、

  • 泉液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渊腋,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