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小叶杨

小叶杨

药材名称小叶杨

拼音Xiǎo Yè Yánɡ

来源药材基源:为杨柳科植物小叶杨的树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pulus simonii Carr.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剥,晒干。

原形态小叶杨,乔木,高达20m。树皮沟裂;树冠近圆形。幼权小枝及萌枝有明显棱脊,老树小枝圆形。芽细长,有粘质。叶菱状卵形、菱状椭圆形或菱装倒卵形,长3-12cm,宽2-8cm,先端骤尖或涸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下面绿白色;叶柄圆筒形,长0.5-4cm。雄花序长2-7cm,序轴无毛,苞片细条裂,雄蕊8-9(-25);雌花序长2.5-6cm苞片淡绿色,裂片褐色,柱头2裂。果序长达15cm;蒴果小,2(-3)瓣裂,无毛。花期3-5月,果期4-6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一般多生于2000m以下,最高可达2500m,沿溪沟可见。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东、华中及西南各地。

性状性状鉴别,树皮呈筒状,厚1-3mm。嫩皮灰绿色,表面有圆形皮孔及纵纹,偶见枝痕;老皮色较暗,表面粗糙,有粗大的沟状裂隙。内表面黄白色,有纵向细密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气微,味微苦。

显微鉴别,树皮横切面:木栓层为10余列木栓细胞。皮层散有石细胞群,石细胞壁厚,沟孔不显着。韧皮部纤维束与筛管群及韧皮薄壁细胞交互排死成不连续的环状;纤维束周围细胞含草酸钙方晶,形成昌鞘纤维,并有少数石细胞,呈方形、三角形、圆形、长形,直径29-59μm,有的长达176μm,壁较薄,层纹及沟孔明显。

药理作用1.对悯血管系统的作用,杨芽脂为小叶白杨冬芽中提了的混合树脂,杨芽脂湿悬液每日以1g/kg给大鼠灌胃给药,连续4天,结果表明对正常大鼠心率和心电图波形均无明显改变,但对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大鼠心肌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杨芽脂提取物的水溶液能对抗肾上腺素引起的大鼠肠系膜微支国脉收缩,促进微循环障碍后血流和微循环的恢复。能增加正常豚鼠和使用垂体后叶毒豚鼠离体心脏的冠脉血流量。杨芽脂混悬液1.5g/(kg·d)灌胃,连续给药3天,能明显降低家兔血细胞比容、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红细胞沉降离,增加血浆复钙时间和延长凝血酶原时间,使家免血液的“浓”、“粘”、“凝”、“聚”性下降。

2.抗炎镇痛作用,抗炎实验表明:杨芽脂湿悬液灌胃给药,对巴豆油所致小鼠耳熟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能显着抑制大鼠实验性腹膜炎的炎症渗出,亦可使大鼠琼脂性破肤炎症和足趾肿胀程度明显减轻,且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增长也有抑制作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证明:杨芽脂混悬液小鼠灌胃给药具有较为显着的镇痛作用,而且维持时间较长。

3。毒性,杨芽脂湿悬液24小时内给小鼠灌办给药3次,每次25g/kg。小鼠在给药后自学成才动减少卧伏不动不食,24-48小时后恢复正常,给药后7天未见死亡,表明杨芽脂毒性较低。

性味味苦;性宣

功能主治祛风活血;清热利湿。主风湿痹证;跌打捉痛;‘肺热咳嗽;小便淋沥;’口疮;牙痛;痢疾;脚气;蛔虫病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30g。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华中瘤足蕨

    药材名称华中瘤足蕨拼音Huá Zhōnɡ Liú Zú Jué来源药材基源:为瘤足蕨科植物华中瘤足蕨的根茎或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giogyria euphlebia Mett.采收和储藏:

  • 山豆根

    《中国药典》:山豆根药材名称山豆根拼音Shān Dòu Gēn英文名RADIX SOPHORAE TONKINENSIS别名广豆根来源本品为豆科植物越南槐Sophora tonkinensi

  • 茅栗根

    药材名称茅栗根拼音Máo Lì Gēn出处1.茅栗,《蜀本草》:“《图经》云:茅栗似板栗而细,其树虽小,然叶与诸栗不殊,春生,夏花,秋实,冬枯。今所在有之。”2.《纲目》谓:“栗,小如指顶者为茅栗,即

  • 沙漠嘎

    药材名称沙漠嘎拼音Shā Mò Gā别名沙蒿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来源为菊科植物差把嘎蒿的嫩枝叶。春、夏割取嫩枝,晒干。原形态半灌木,高50~80厘米。茎自基部多分枝,常匍匐于沙面,遇

  • 金盏菊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盏菊药材名称金盏菊拼音Jīn Zhǎn Jú别名水涨菊、山金菊来源菊科金盏菊Calendula officinalis L.,以根、花入药。生境分部河北、江苏、福建。性

  • 土燕窝

    《全国中草药汇编》:土燕窝药材名称土燕窝拼音Tǔ Yàn Wō别名褐背金丝燕来源雨燕目雨燕科褐背金丝燕Collocalia inopina Thayer et Bangs,以吐在窝里的口涎入

  • 石霜

    《全国中草药汇编》:石霜药材名称石霜拼音Shí Shuānɡ来源地衣类网衣科黑红衣属植物高山黑红衣Mycoblastus alpinus (Fr.)Kernst.,以叶状体入药。夏季雨后或小

  • 八仙草

    《中药大辞典》:八仙草药材名称八仙草拼音Bā Xiān Cǎo别名猪殃殃(《野菜谱》),小锯藤、锯子草(《贵州民间方药集》),小茜草、小飞扬藤、红丝线、血见愁(《广西中药志》),细茜草(《云南中草药》

  • 香菊

    药材名称香菊拼音Xiānɡ Jú别名玉芙蓉(《岭南采药录》),白艾、白香菊(《福建中草药》)。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叶。原形态直立、分枝亚灌木,高10~40厘米。叶互生,紧

  • 草香附

    《全国中草药汇编》:草香附药材名称草香附拼音Cǎo Xiānɡ Fù别名走茎灯心草来源灯心草科草香附Juncus amplifolius Camus,以根入药。生境分部陕西、四川、云南、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