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小儿指纹

小儿指纹

又名虎口纹虎口三关脉纹。出唐·王超《水镜图诀》。观察指纹以诊断疾病,是儿科独特的诊病方法,其法主要观察三岁以下小儿食指掌侧靠拇指一侧的浅表静脉,以第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纹在风关是邪浅病轻,纹透气关是邪较深,纹达命关则病尤重,若指纹延伸至指端为“透关射甲”,则病更重。正常指纹红黄相兼,隐现于风关之内。纹紫为热,淡红为虚,青色为风、主痛,青兼紫黑是血络瘀闭。指纹的变化虽可反映病变的轻重、浅深,但只能作为辨证的参考。

猜你喜欢

  • 叶汝楠

    【介绍】:元代医家。字子林。瓯宁(今福建建瓯)人。精痘疹专科。

  • 劳碌气虚喘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指劳累过度引起的气喘。详气虚喘条。

  • 降逆下气

    理气法之一。与顺气同义。是治疗肺胃之气上逆的方法。例如肺气上逆,咳嗽哮喘,痰多气急,用定喘汤;胃虚寒而气上逆,呃逆不止,胸中不舒,脉迟,用丁香柿蒂汤。

  • 血母块

    病名。清·汪嘉谟《胎产辑萃》:“产后恶露不尽,血结刺痛,名曰血母块。”详儿枕痛条。

  • 颠倒

    指足位分娩。清·员从云《产科一得》:“婴儿足先出者,名曰颠倒。”详倒产条。

  • 漏胞

    病证名。即胎漏。《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漏胞者,谓妊娠数月而经水时下,此由冲脉任脉虚,不能约制太阳、少阴之经血故也。”详胎漏条。

  • 少阳经脚气

    脚气病之一。见《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三。指风寒暑湿流注足少阳胆经而成的脚气。症见口苦,善太息,胁痛,面垢,肌肤不泽,头额、目锐眥痛,缺盆并腋下马刀肿,自汗,振寒,发热,胸中、胁、肋、髀、膝外至胻绝骨外

  • 乳子中风热

    病证名。出《素问·通评虚实论》。乳子中风发热,“喘鸣肩息者,脉实大也。缓则生,急则死。”张志聪:“风热之邪,始伤皮毛,喘鸣肩息,是风热盛而内干于肺气宗气,故脉实大也。夫脉之所以和缓者,得阳明之胃气也,

  • 骨节闪脱

    病名。即脱臼。《圣济总录》卷一百四十五:“凡坠堕颠扑,骨节闪脱,不得入臼,遂致蹉跌者,急须以手揣搦,复还枢纽,次用药调养,使骨正筋柔,营卫气血不失常度。”参见脱臼条。

  • 夜兰茶

    见《岭南草药志》。为黑面神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