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寒温条辨

猜你喜欢

  • 阴毒喉风

    病名。见《喉症全科紫珍集》。指感受阴寒毒邪所发。《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此症受四时不正之气及非常暴寒,而生少阴症。脉微细而沉,自汗,咽不利,一名肾伤寒。切不可用寒凉之药。宜半夏桂枝汤(半夏、桂枝、甘草

  • 蛾子

    病名。《梅氏验方新编》第一集:“蛾子生在喉窝内。”即乳蛾之俗称。详乳蛾条。

  • 妇科约编

    见中国医学约编十种条。

  • 石棠花

    见《本草纲目拾遗》。为闹羊花之别名,详该条。

  • 小户

    见《卫生宝鉴》,指女子外阴小及阴道较狭窄。

  • 子脏

    即子宫。《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脏开故也。”详女子胞条。

  • 赖尿郎

    见《本草便读》。为桑螵蛸之别名,详该条。

  • 怯肺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肺脏怯。详该条。

  • 桃子草

    见《湖南药物志》。为地桃花之别名,详该条。

  • 外感胁痛

    病证名。指感受外邪而见胁痛者。《景岳全书·胁痛》:“凡寒邪在少阳经,乃病为胁痛耳聋而呕,然必有寒热表证者,方是外感。”《医学入门》卷五:“外感胁痛寒热者,小柴胡加枳、梗。”参见感冒胁痛、运气胁痛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