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五。生于皮肤上的呈褐色或淡黑色上斑点,约针头乃至绿豆大,略高出皮面。多散发于面、颈或手背等处。治疗可外用风化石灰30克,石硷15克,共为细末,加水少许调成糊状,以签蘸药点靥子上,
见《广东中药》。为山扁豆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天花粉之别名,详该条。
指妇女冲任二脉受损,气血两虚,虚不固摄的病机。症见崩漏、流产、带下等。参见冲任损伤条。
【介绍】:隋代医家。僧人,亦称释智斌。撰《解寒食散方》2卷,已佚。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铃茵陈之别名,详该条。
结胸证之一。即指《伤寒论》中之大陷胸汤(丸)证。《类证活人书》卷十:“大结胸,不按而痛,胸连脐腹坚硬为大结胸,大陷胸丸主之。”参见结胸条。
见水罐条。
见《中国树木分类学》。为木馒头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为赪桐叶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