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种福堂公选良方》。为黄蜡之别名,详蜂蜡条。
痧证之一。《痧胀玉衡·腰痛痧》:“痧毒入肾,则腰病不能俛仰。若误饮热汤、热酒,必然烦躁昏迷,手足搦搐,舌短耳聋,垂毙而已。”痧中肾脉或左尺虚微,右尺洪实,或兼歇止者,急刺腿湾出黑血;刺中魁穴,以香油钱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胡桃青皮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五变》。漉,如水滤过之意。漉汗,指汗出淋漓的症状。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承泣。见该条。
即隔饼灸,见该条。
病名。出《脉经》。指崩下之血为青色者,临床极少见。治疗参见血崩条。
①见《四川中药志》。为鸢尾之别名。②见《贵州民间方药集》。为扁竹根之别名。各详该条。
证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亦名阳汗。详该条。
病证名。出《千金要方》卷五。指小儿上颚肿起如痈,舌难伸缩,口开难合,不能吮乳,甚至阻塞喉部,不能啼哭等。多因口中不洁或胎中受热,热蓄于胃,熏发于口腔所致。可用三棱针将其刺破,拭去汁液或恶血;再用淡盐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