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天冬

天冬

《中国药典》:天冬

药材名称天冬

拼音Tiān Dōnɡ

英文名RADIX ASPARAGI

别名天门冬、明天冬、天冬草、倪铃、丝冬、赶条蛇、多仔婆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r.)Merr. 的干燥块根。秋、冬二季采挖,洗净,除去茎基和须根,置沸水中煮或蒸至透心,趁热除去外皮,洗净,干燥。

注:同属植物多刺天门冬Asparagus spinosissimus Wang et S. C. Chen。分布于西藏,当地也作天冬入药。

性状本品呈长纺锤形,略弯曲,长5~18cm,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半透明,光滑或具深浅不等的纵皱纹,偶有残存的灰棕色外皮。质硬或柔润,有黏性,断面角质样,中柱黄白色。气微,味甜、微苦。

鉴别本品横切面:根被有时残存。皮层宽广,外侧有石细胞,石细胞浅黄棕色,长条形、长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32~110 μm,壁厚,纹孔及孔沟极细密,有的断续排列成环;黏液细胞散在,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椭圆形黏液细胞中,针晶长40~99μm。内皮层明显。中柱韧皮部束和木质部束各31~135 个,相互间隔排列,少数导管深入至髓部,髓细胞亦含草酸钙针晶束。

炮制除去杂质,迅速洗净,切薄片,干燥。

性味甘、苦,寒。

归经归肺、肾经。

功能主治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用于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用法用量6~12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中药大辞典》:天冬

药材名称天冬

拼音Tiān Dōnɡ

英文名Radix Asparagi

别名大当门根

来源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 (LouH)Merr.的。秋、冬季采挖,除去须根人沸水中煮或蒸,除去外皮,微火烘干或用硫磺熏后再烘干。

原形态攀援状多年生草本。茎细,有纵槽纹。叶状枝2~3枚簇生叶腋,线形,扁平,长1~3cm,宽1mm左右,叶退化为鳞片,主茎上的鳞状叶常变为下弯的短刺。花1~3朵簇生叶腋,黄白色或白色;花被片6;雌蕊1,子房3室。浆果球形,熟时红色。花期5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野,亦栽培于庭园。分布我国中部、西北、长江流域及南方各地。

性状块根长圆纺锤形,长6~20cm,中部直径0.5~2cm。表面黄白色或浅黄棕色,呈油润半透明状。干透者质坚硬而脆,未干透者质柔软,有粘性,断面蜡质样。味甘、微苦。

化学成分含多种螺旋甾甙类化合物天冬甙-Ⅳ~Ⅶ(Asp-Ⅳ~Ⅶ);天冬酰胺、瓜氨酸、丝氨酸等近20种氨基酸,以及低聚糖Ⅰ~Ⅶ;并含有5-甲氧基-甲基糠醛(5-methoxy-methylfurfural)。

性味性寒,味甘、苦。

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木瓜

    《中国药典》:木瓜药材名称木瓜拼音Mù Guā英文名FRUCTUS CHAENOMELIS别名贴梗海棠、铁脚梨、皱皮木瓜、宣木瓜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贴梗海棠Chaenomeles speci

  • 喜马拉雅米口袋

    《中药大辞典》:喜马拉雅米口袋药材名称喜马拉雅米口袋拼音Xǐ Mǎ Lā Yǎ Mǐ Kǒu Dɑi别名杰巴区土(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豆科植物异叶米口袋的带根全草。7~8月采收。原形态

  • 赤雹

    药材名称赤雹拼音Chì Báo别名赤包、气包、王瓜[辽宁.宁夏]、山屎瓜、屎包子、山土豆来源葫芦科赤雹属植物赤雹Thladiantha dubia Bunge,以果实及块根入药。秋

  • 松根

    《中药大辞典》:松根药材名称松根拼音Sōnɡ Gēn出处《本草经集注》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共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性味《日华子本草》:"味苦,温,无毒。"功能主治治筋骨痛,伤损

  • 荔枝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药材名称荔枝拼音Lì Zhī别名大荔、丹荔来源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性味根

  • 漆树根

    《中药大辞典》:漆树根药材名称漆树根拼音Qī Shù Gēn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来源为漆树科植物漆树的根。性味①《闽南民间草药》:"辛,温。"②《南方主要有毒植物》:&q

  • 豆黄

    《中药大辞典》:豆黄药材名称豆黄拼音Dòu Huánɡ别名大豆黄(《干金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制法《纲目》:"用

  • 布朗耳蕨

    《中药大辞典》:布朗耳蕨药材名称布朗耳蕨拼音Bù Lǎnɡ ěr Jué别名睬甲哈乌(藏名)出处《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来源为鳞毛蕨种植物布朗耳蕨的全草。8~9月采挖,切段,晒干。原

  • 空筒泡

    药材名称空筒泡别名树莓、多腺悬钩子、雀不站、红毛巾、钻地风来源蔷薇科空筒泡Rubus phoenicolasius Maxim.,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青海、山东、河南、江苏、湖北、湖南、

  • 鹿脂

    《中药大辞典》:鹿脂药材名称鹿脂拼音Lù Zhī出处《唐本草》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脂肪油。功能主治①《唐本草》:"主痈肿死肌,温中,四肢不随,风头,通腠理。"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