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中草药通讯》(12):6,1976。即法罗海,详该条。
指照海穴。《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阴跷穴在足内踝下,是谓照海。”或指交信。《素问·气府论》王冰注:阴跷一,谓交信穴也。”
拔罐法之一。是针罐法和药罐法结合的一种拔罐方法。常用于治疗风湿痛等。
十二经脉之一。代号BL。《灵枢·经脉》:“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
验方著作。清·云川道人辑。5卷。成于1744年。卷1内科,卷2外科,卷3妇科,卷4幼科,卷5通治。每卷均辑录多种民间验方及成方(不分类),作为临床治疗的参考。
【介绍】: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年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见《本经逢原》。即常参,详该条。
病证名,瘃即冻疮。《太平圣惠方》第九十一卷:“夫小儿脚瘃者,是小儿肉嫩,外风冷中于足掌中涌泉穴也。是儿脚上皮肉间,气血与风邪相感,使肉硬气血不通,阳气不达,致使然也。”
舌诊内容之一。表现在舌质的荣枯,荣是红润鲜明,活动灵敏,表示津液足,生机好;枯是晦暗干瘪,失却灵活,表示津液竭,病情重。曹炳章《辨舌指南》:“荣润则津足,干枯则津乏。荣者谓有神。神也者,灵动精爽,红活
古病名。见《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即魇。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