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便不通

大便不通

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用大黄、牛蒡、枳壳伤寒热结,大便不通。若时气热毒在脏,大便不通,宜羚羊角散;若时气胃中壅热,大便不通,宜大麻仁丸。《丹溪心法附余》用润麻丸治血燥大便不通。《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若不通,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闭塞阻隔,甚至胸腹胀满,气闷欲绝,而其原则各有由。大约热邪入里,则胃有燥屎,三焦伏阳,则津液中干,此固由大肠挟热者也,宜润肠丸。虚人阴冷而血干枯,老人阳衰而气道寒,此则由大肠之挟冷者也,宜润肠汤。腹胀痛闷,胸痞咳呕,此又由宿食留滞者也,宜脾积圆。肠胃受风,干燥涸涩,此又由风气燔灼者也,宜大麻仁丸。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而诸气之道路,因以闭塞,噫逆泛满,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宜桔梗枳壳汤。”参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五匹风

    见清·刘士季《草木便方》。为蛇含之别名,详该条。

  • 金扣钮

    见《陆川本草》。又名刺天茄、天茄子、黄水茄、金钮头、小颠茄。为茄科植物紫花茄Solanum indicum L.的根或全草。分布华南、西南地区。苦,寒,有小毒。祛风止痛,消肿散瘀。治头痛,风湿痹痛,胃

  • 耳聪

    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系指听力良好,示肾气充足。参见耳目聪明条。

  • 黑干通尖白舌

    舌边白厚,中央有黑干苔通向舌尖。为脏腑实热炽盛之候,症见大热、大渴、烦躁谵语、便闭、咽干,宜白虎、承气合用,清热解毒攻下(见《伤寒舌鉴》)。

  • 齿齼

    病名。因恣食酸味,致使牙齿酸痛感者,谓之齿齼。《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齿齼多由食酸之故。”治宜取核桃肉细嚼。本病类今之牙本质过敏。即牙齼。参见该条。

  • 蒸笼头

    病证名。指小儿睡时惯常头部出汗,无其他症状者。详头汗条。

  • 妊娠二便不通

    病证名。见《女科知要》。即妊娠大小便不通。详该条。

  • 跨骨

    骨名。即髋骨。详该条。

  • 眉棱骨痛

    病名。指眼眶上缘额骨作痛。见《丹溪心法》卷四。又名眉框痛、眼框骨痛。《杂病源流犀烛·眉棱骨痛》:“眉棱骨痛,风痰湿火,俱有病也。……有由风痰,眉骨痛连于目,不可开,昼静夜剧者,宜芎辛导痰汤;有由痰火,

  • 养生杂录

    养生类著作。清·胡宗鹤编撰。1卷。书中引录《素问》、《庄子》及朱子、李东垣、嵇叔夜、孙思邈、丘处机等名家之言,讨论精神、情志、起居、饮食等因素对人体寿命的影响,并从精、气、神、形的关系及其与寿命的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