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外感湿痰

猜你喜欢

  • 漩浊

    指小便浑浊。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科》。即便浊。详该条。

  • 水蜡烛实

    见《广东新语》。为蒲棒之别名,详该条。

  • 动象

    气功术语。是指练功过程中,身体的外形姿势转化为动的姿态。动象有真动与假动之分。“真动”属自发产生的,内气发动后,随气而动,由内动而及外;“假动”属主观追求,是暗示和诱导出来的,没有内气发动为依据。

  • 强肝汤(丸)二号

    经验方。见《新医药学杂志》1972.1。凡参15~30克,当归、白芍药、郁金、党参、车前子、白术、茯苓各9~15克,败酱草、金银花各12~30克,茵陈9~30克,龙胆草6~12克,栀子、甘草各6~9克

  • 地栗

    出《通志》。为荸荠之别名,详该条。

  • 羊负来

    出《本草经集注》。为苍耳之别名,详该条。

  • 蒜泥灸

    药物发泡灸之一。用生大蒜捣烂成泥敷贴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方法。敷贴时间约1~3小时,以局部起泡为度。适用于虚劳,乳蛾等。

  • 蟾砂散

    《绛囊撮要》方。大蝦蟆一个,砂仁不拘量。将砂仁研末,装入蝦蟆腹内,令满,缝口,用泥周身封固,炭火煅红,候冷,将蝦蟆、砂仁研末,作三次服,陈皮煎汤送下。功能行气消积。治气臌;并治小儿疳疾,面黄肌瘦,肚腹

  • 刃伤

    病名。出《五十二病方》。即金创,详该条。

  • 云苓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茯苓,详茯苓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