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喉痈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
古病名。清·曾懿《妇科良方》:“产后小儿生下失血过多,遂遗下一物,如脂膜状,乃气血素亏,产前劳伤,肝之脂膜,随血崩堕,名曰肝萎。治宜大补气血,略加升提之品。”类似胎膜残留。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即黑水凝翳内障。见该条。
骨节之间。《素问·气穴论》:“留于节凑,必将为败。”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罗锅底之别名,详该条。
见《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为珍珠梅之别名,详该条。
人体部位名。亦称目外眦。指外眼角。《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
指六腑所属阳经的井、荥、俞、原、经、合等六个特定穴位。《灵枢·九针十二原》:“六府六腧,六六三十六腧。”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漏管入通于囊也。”即穿通阴囊的漏管。相当于附睾结核所致的窦道。
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与赤眼后生翳同,详该条。
见《黑龙江省主要野生药用植物的鉴别及中草药新制剂》。为绒背蓟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