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囟陷

囟陷

病证名。指囟门下陷的证候。小儿在六个月内,前囟门微陷,不作病理状态。如在慢惊、久泻之后,囟门显著下陷,甚至如坑的,则为囟陷。《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八:“脏腑气血虚弱,不能上充脑髓,故囟陷也。”或因胎禀不足,或因泻痢,或小便频数,加之病久伤阴,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故令囟门下陷,并见面色萎黄,神疲气短,食少便溏,四肢不温,脉沉缓无力,指纹淡滞等。如枕部同时下陷的,尤为严重。治宜培元补肾,用固真汤(《医宗金鉴》:人参白术肉桂茯苓山药黄耆甘草附子、姜、枣);中气下陷者,用补中益气汤

猜你喜欢

  • 白喉全生集

    书名。1卷。清·李纪方撰。编于1882年。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症等三大纲,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解放后有排印本(

  • 牙车

    出《灵枢·本藏篇》。又名牙床。即口腔内载齿之骨,分上、下两部分。即今之牙槽骨。

  • 小便闭

    证名,指小便闭塞不通。《素问·标本病传论》:“膀胱病,小便闭。”详癃闭条。

  • 陈冶愚

    【介绍】:见陈邦贤条。

  • 产后膨胀

    证名。见《傅青主女科》。清·王实颖《广嗣五种备要》:“胎前素弱,产后又亏,胃难纳谷,脾不健运。或因伤食而停滞,或因血虚而便闭,误进消耗等药,胃气益损,满闷益增,气不升降,滋热助积,郁积之久,遂成膨胀。

  • 李岚溪

    【介绍】:见谢毓秀条。

  • 颈骨折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六。即天柱骨折。详该条。

  • 天鹅抱蛋

    见《广西药用植物图志》。为肾蕨之别名,详该条。

  • 散瘀葛根汤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二方。葛根、川芎、半夏、桔梗、防风、羌活、升麻各八分,细辛、甘草、香附、红花、苏叶、白芷各六分。加葱白三根,生姜三片,水煎服。治跌仆损伤,瘀血凝滞而致的流注。

  • 白珠

    眼的部位。《一草亭目科全书》:“气之精为白珠。”即白睛。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