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四逆散

四逆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四逆散

药方名称四逆散

处方甘草(炙)、柴胡枳实、芍药,各三钱。

功能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小便不利,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食远服。

备注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一钱半;下利悸者加官桂一钱半;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一钱半;腹中痛者加炮附子一钱半;泄利下重用薤白二十根同煎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伤寒论》:四逆散

药方名称四逆散

处方甘草(炙)枳实(破,水渍,炙干)柴胡芍药各等分

制法上四味,捣筛为细末。

药理作用对平滑肌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泸州医学院学报》1980(2):9,四逆散复方对巨噬细胞机能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P<0.005),对兔肠管有明显抑制作用和抗痉挛作用,可升高血压,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搏加快。认为四逆散对上述平滑肌及心血管系统的作用,与其中所含枳实有关。

功能主治疏肝和脾,解郁透热。治少阴病,阳郁于里,致患热厥;以及肝失条达,气郁致厥,手足厥冷,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痢下重,脉弦细。

用法用量白饮和服3克,一日三次。

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小便不利者,加茯苓;腹中痛者,加附子;泄利下重者,加薤白

备注本方为疏肝解郁,调和肝脾的祖方。方中柴胡既可疏解肝郁,又可升清阳以使郁热外透,用为君药;芍药养血敛阴,与柴胡相配,一升一敛,使郁热透解而不伤阴,为臣药;佐以枳实行气散结,以增强疏畅气机之效;炙甘草缓急和中,又能调和诸药为使。

摘录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菊花洗心散

    药方名称菊花洗心散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熟地1钱,菊花1钱,荆芥穗1钱,生地2钱,黄芩8分,栀子8分,羌活8分,防已5分,龙胆草8分,木贼8分,甘草5分。功能主治眼目病。用法用量水煎,食后

  • 永寿丹

    药方名称永寿丹处方苍术(米泔浸一宿)500克 熟干地黄120克天门冬(去心)240克 白茯苓何首乌地骨皮各120克制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健脾燥湿,滋肾润肺。治虚损属于脾虚湿胜,又

  • 二母固本丸

    药方名称二母固本丸处方川贝母、知母、天门冬、麦门冬、怀生地、怀熟地、人参。功能主治养阴壮水,润肺生津。主内伤燥痰,咳嗽喘逆,痰火上升,时咳时止,痰不能出,连咳不已,面赤气升。摘录《症因脉治》卷二

  • 连翘败毒膏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连翘败毒膏药方名称连翘败毒膏处方连翘40两,防风40两,白芷40两,黄连40两,苦参40两,薄荷40两,当归40两,荆芥穗40两,花粉40两,甘草40两,黄芩40两,赤芍40两

  • 六味生脉汤

    药方名称六味生脉汤处方熟地、茯苓、山药、萸肉、丹皮、泽泻、人参、麦冬、五味子。功能主治阴虚眩晕。各家论述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六味汤为补肾之圣药;复以生脉散得金水相生之妙用也。摘录《证因方论集要》卷&md

  • 白矾涂方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白矾涂方药方名称白矾涂方处方白矾1两(研为末)。功能主治一切干湿癣。用法用量用醋调如糊,涂摩癣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圣济总录》卷一八○:白矾涂方药方名称白矾涂方处方白矾(

  • 利湿清热方

    药方名称利湿清热方处方生地30g,黄芩9g,赤苓9g,泽泻9g,车前子9g(包),木通4.5g,六一散9g(包)。功能主治利湿清热。主急性湿疹、下肢丹毒,带状疱疹,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各家论述方中生

  • 乱发汤

    《外台》卷六引《小品方》:乱发汤药方名称乱发汤处方乱发1握(烧焦),人参1两,吴茱萸1升,甘草1两(炙)。制法上切。功能主治霍乱吐利,心烦。用法用量以水3升、酒2升,煮取2升,续去滓,温服5合。注意忌

  • 桂附二陈汤

    《保命歌括》卷二十三:桂附二陈汤药方名称桂附二陈汤处方二陈汤加附子(炮)、肉桂各等分,甘草(炙)减半。功能主治寒疟,但寒少热,腰疼足冷。厥疝,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1盏

  • 和中丸

    《丹溪心法》卷二:和中丸药方名称和中丸处方白术72克厚朴60克陈皮48克半夏(泡)30克槟榔15克枳实15克甘草12克木香6克制法上药用生姜自然汁浸蒸饼为丸。功能主治治下痢,泄泻,气滞湿阻者。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