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和中汤

和中汤

《家庭治病新书》: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芍1钱5分,厚朴1钱5分,枳壳1钱5分,藿香1钱5分,青皮1钱,砂仁8分,广木香8分,生甘草6分,干姜6分,黄连6分。

功能主治痢疾,不甚实甚虚,不偏寒偏热,不问赤白。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家庭治病新书》

《揣摩有得集》: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扁豆1钱半(炒),云苓1钱,白芍1钱(炒),青皮5分(炒),蔻米5分(炒),谷芽1钱(炒),神曲1钱(炒),滑石3分,白术1钱(炒),生草5分。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受伤,内有积滞,小便不利,身体发烧,肚腹按硬而兼泻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揣摩有得集》

《准绳·幼科》卷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别名和中散

处方人参5分,茯苓5分,甘草5分,白术8分,半夏8分,陈皮1钱,藿香1钱,砂仁1钱。

功能主治小儿痘疹,虚吐不止。

用法用量和中散(《疡医大全》卷三十三)。

摘录《准绳·幼科》卷五

《幼科证治大全》: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青皮厚朴枳壳、芍药、藿香白术苍术砂仁

功能主治小儿伤于饮食湿面之物,患泄痢,稍后重,赤白相交,一身无热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幼科证治大全》

《治痘全书》卷十三: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理中汤加茯苓陈皮半夏、蔻香、砂仁

功能主治痘疮,饮水而腹痛,虚呕不止。

摘录《治痘全书》卷十三

《活幼心法》卷七: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米泔水浸,炒)8分,白芍(酒炒)6分,当归身7分,陈皮5分,甘草6分,熟半夏6分,柴胡6分,防风6分,白茯苓7分,干葛8分,牡丹皮5分,桔梗7分。

功能主治微表,和中安胃。主痧痘,大吐大泻而后见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红枣2个,水2钟,煎服。

摘录《活幼心法》卷七

《杏苑》卷六: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橘红1钱5分,半夏1钱,茯苓1钱,神曲1钱,香附1钱,甘草5分,青皮5分,缩砂仁7枚,草豆蔻5分。

功能主治因气感饮食,时作胃腹疼痛;或胃脘当心痛,按之不得,属实者。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用生姜3片,水煎熟,食前温服。

摘录《杏苑》卷六

《片玉痘疹》卷十二: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当归枳壳甘草木通

功能主治痘后患痢,用黄连解毒汤后,脓血尽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录《片玉痘疹》卷十二

《回春》卷四: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当归身(酒洗)、白芍(酒炒)、白术(去芦)、茯苓(去皮)、陈皮黄连(有红多者加)、黄芩(炒)、甘草木香少许。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虚劳,赤白痢疾,或腹痛,里急后重。

用法用量水煎,食前温服。如久不止,更兼服实肠散。

红痢,加阿胶(炒);白痢,加干姜(炒黑)。

摘录《回春》卷四

《嵩崖尊生》卷九: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2钱,厚朴2钱,陈皮1钱半,半夏1钱半,枳壳5分,炙草4分,砂仁4分,木香2分。

功能主治恶食,胸实痞,有积者。

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胎产心法》卷下: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钱,当归1钱,茯苓1钱,白术1钱5分(土炒),扁豆2钱,丁香3分,藿香3分,陈皮3分,炙甘草4分。

功能主治产后7日内,曾服生化汤3-4帖,血块不痛,呕不纳谷。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服。

呕吐止,去丁香;受寒,加吴萸1分。

摘录胎产心法》卷下

《鸡峰》卷二十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白术4两,橘皮(黄者),厚朴2两半,人参茯苓甘草1两半。

制法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调适阴阳,通流荣卫,养脾胃,进饮食。主胁肋胀满,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每服3钱,水1盏,入生姜煎至7分,空心温服。

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两半,白术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甘草(炙,锉)3分,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冷,吐利,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3、4岁儿每服1钱匕,水半盏,同煎至3分,去滓,带热服,至夜可3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医统》卷二十四:和中汤

药方名称和中汤

处方人参1钱,白术1钱,陈皮1钱,半夏1钱,茯苓1钱,甘草5分,黄连1钱半(姜炒),大枣2枚。

功能主治虚火嘈杂。

用法用量上加粳米1撮,以水1盏半,煎至8分,温服。

摘录《医统》卷二十四

猜你喜欢

  • 椒梅丸

    《张氏医通》卷十五:椒梅丸药方名称椒梅丸处方秦椒9克乌梅黄连各3克制法上药为末,饴糖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治痘为虫闷,不得发出。用法用量量儿大小,分二三服。次与紫草承气汤下之。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五

  • 黄耆羌活丸

    药方名称黄耆羌活丸处方黄耆1两(略炙),羌活1两(去芦头,锉,米泔浸1宿,焙),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蒺藜子1两(炒去角),乌头1两(炮裂,去皮脐),沙苑蒺藜1两(生用),牛膝1两(酒浸,焙1宿)

  • 肩凝汤

    药方名称肩凝汤处方麻黄15克,桂枝15克,威灵仙15克,白芍25克,穿山龙30克,红花10克,甘草10克,生姜3片,大枣5枚。功能主治调和营卫,活血止痛。主正气不足,营卫失和,感受外在的风寒湿邪,袭于

  • 柴葛煎

    药方名称柴葛煎处方柴胡干葛 芍药黄芩甘草连翘功能主治透疹解毒,养阴清热。主痘疹及瘟疫表里俱热者。用法用量用水220毫升,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

  • 鸡冠丸

    药方名称鸡冠丸别名圣功丸处方鸡冠花、椿根皮(并锉)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结阴便血不止,疼痛无时。气痔下血,肛边疼痛。用法用量圣功丸(原书卷一四二)。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 点眼雄黄膏

    药方名称点眼雄黄膏处方雄黄(研)1分,干姜(炮,捣末)1分,黄连(去须,捣末)1分,矾石(烧令汁尽,研)1分,丹砂(研)1分,麝香(研)1钱。制法上用雪水2盏调和,入瓷瓶子内,重汤煮1日,药成候冷,用

  • 龙骨远志丸

    药方名称龙骨远志丸处方龙骨、朱砂、远志、茯神、茯苓、石菖蒲、人参。功能主治心肾虚弱,不梦而遗。用法用量《医学集成》本方用法:蜜为丸,朱砂为衣。摘录《金鉴》卷四十一

  • 梨汤粥

    药方名称梨汤粥别名梨汁粥处方梨3枚(切),粳米1合。功能主治小儿心脏风热,昏愦躁闷,不能下食。用法用量梨汁粥(《卫生总微》卷三)。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接骨神异膏

    药方名称接骨神异膏处方姜4两,葱4两,韭4两,蒜4两,槿树皮4两,麻油2斤,猪油1斤,大黄2两,当归2两,桃仁2两,红花2两,川乌2两,草乌2两,羌活2两,独活2两,赤芍2两,苏木2两,骨碎补2两,五

  • 九味木香丸

    药方名称九味木香丸处方木香2两,诃黎勒皮2两,桂(去粗皮)2两,枳壳(去瓤,麸炒)2两,芍药1两半,柴胡(去苗)1两半,槟榔(锉)2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半,大黄(锉,炒)3两。制法上为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