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
【介绍】:见俞应泰条。
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六。即箕门痈。见该条。
书名。4卷。清·凌嘉六辑。撰年不详。本书主要辑录《内经》、《难经》、《金匮要略》、《伤寒论》等书中有关咳嗽病证的文字及有关诸家注释编成。现有《三三医书》本。
见《证治准绳·幼科》集二。即泻青丸,见该条。
见《正体类要》卷下。即参苏饮第二方,见参苏饮条。
病证名。见《丹溪心法·疸》。多因湿与热搏,郁而发黄。属阳黄范畴。《伤寒全生集·辨伤寒发黄》:“湿热发黄,一身尽痛,发热口渴,小便不利,色如熏黄,暗而不明也。”湿重于热者,兼见头重身倦,胸脘痞满,治宜利
【介绍】:清代藏医学家。曾学经于西藏甘丹寺。后改习医学。著有《医学史正道》。
火为阳,故名。①指心火。详该条。②指阳热亢盛,通常多见于温病。详气分病条。
经验方。见《中华医学杂志》1976;(6)。丹参、赤芍药各15克,桃仁9克。水煎服。用于子宫外孕休克型(指宫外孕破损后引起急性大量腹腔内出血,有休克征象者)和不稳定型(指宫外孕破损后时间不长,病情不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