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药材资料汇编》。为党参之药材名,详该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人参、天花粉、知母、黄连、苦参、麦门冬、浮萍、扁豆、黄芪各一两,黄丹少许。为细末,每服一钱,新汲水调下。治三焦虚,三消渴疾,日夜饮水无度。
见鬼眼条。
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蒺藜散,见该条。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等篇。即噎膈。
化痰法之一。治疗外感风寒痰多的方法。由于风寒外束,导致肺气不宣。症见鼻塞喉痒、咳嗽痰多、舌苔薄白。用麻黄、蝉衣、杏仁、桔梗、辛荑、陈皮、甘草等。
见《景岳全书·小儿则》。小儿突然遭受惊吓而发生抽搐。因小儿气血未充,神气脆弱,卒遇大惊恐吓,每易损及心、胆之气,恐则气下或气乱,使气血失调而致病。症见面赤,大便青,多烦,多哭,睡卧惊惕易醒,振动不宁。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骨折。详该条。
见《小儿药证直诀》卷下。即白饼子第一方,见白饼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