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药方名称升阳益胃汤

别名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黄耆60克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独活防风白芍羌活各15克橘皮12克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黄连3克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

猜你喜欢

  • 槐角地榆散

    药方名称槐角地榆散处方槐角4两,地榆2两,黄芩2两,当归2两,防风2两,枳壳2两,生地黄2两,茯苓2两,雄黄2两,白矾2两,寒水石(炒过)2两,文蛤2两,熊胆2钱,牛黄1钱,片脑2钱。制法上为末,入瓶

  • 蒿虫丸

    药方名称蒿虫丸处方朱砂1钱,轻粉1钱。制法上为细末,取青蒿节内虫(须七月初旬取,迟则生翅飞去)同研,丸如麻子大,晒干,瓷罐收贮。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用法用量每服1岁1丸,人乳汁调化下。摘录《慈幼新书》卷

  • 马鞭草敷方

    药方名称马鞭草敷方处方马鞭草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蠷螋尿疮。用法用量敷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九

  • 益气活血养心汤

    药方名称益气活血养心汤处方炙黄芪60克,淮小麦30克,毛冬青30克,丹参30克,益母草30克,全当归9克,川芎9克,桃仁9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功能主治益气活血,助阳通脉。主心气不足,血脉瘀滞。用

  • 苍耳子洗剂

    药方名称苍耳子洗剂处方苍耳子茎叶250-500g。功能主治癣、疥。用法用量水煎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调荣散

    《顾松园医镜》卷九:调荣散药方名称调荣散处方丹参2-3钱,桃仁2-3钱,赤芍钱许,刘寄奴2-3钱,玄胡索钱许,泽兰2-3钱,莪术钱许。功能主治瘀血肿胀,或单腹胀大,不恶食,小便赤,大便黑。用法用量热,

  • 荆三棱散

    《卫生总微》卷十七:荆三棱散药方名称荆三棱散处方荆三棱(炮)、斑猫(去足并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疝气偏坠,一大一小。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米饮调下。摘录《卫生总微》卷十七《普济方》卷一七一

  • 加味小建中汤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九:加味小建中汤药方名称加味小建中汤处方桂心22克甘草(炙)15克白芍药45克远志(去心)15克制法上为锉散。功能主治温中补虚,缓急止痛。治脾胃虚寒,心腹切痛不可忍,按轻却痛,按

  • 糯米固肠汤

    药方名称糯米固肠汤处方糯米30克山药15克胡椒末 白糖适量制法将糯米略炒与山药共煮粥,熟后加胡椒少许。功能主治健脾暖胃,温中止泻。适用小儿脾胃虚寒泄泻。用法用量食用时,加白糖适量调服。每日2次。摘录《

  • 荆芥贩毒散

    药方名称荆芥贩毒散处方荆芥1钱半,防风1钱半,桔梗1钱半,赤芍1钱半,牛蒡子2钱,金银花2钱,浙贝母2钱,连翘2钱,薄荷1钱,生甘草8分,青果1个。功能主治时毒喉痛,斑疹腮肿,风痰咳嗽,头痛发热。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