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作。张口。《灵枢·本输》:“刺上关者,呿不能欠。”又:“刺下关者,欠不能呿。”
【介绍】:见卢之颐条。
病名。指感受风热之邪所致的表证。《诸病源候论·风热候》:“风热病者,风热之气,先从皮毛入于肺也。肺为五脏上盖,候身之皮毛,若肤腠虚,则风热之气,先伤皮毛,乃入肺也。其状使人恶风寒战,目欲脱,涕唾出。”
耳骨之一。解剖学同名骨。左右耳各一,在鼓室内腔上部,其形似砧,故名。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川芎、草乌、胡茄子、羊踯躅、麻黄、姜黄各等分。为细末,茶、酒送服。用于外科麻醉。
病名。出《疬科全书》。多由外感毒邪而致。耳下生核,环颈而生,皮色红光,疼或不疼,寒热交作。治宜疏风清火散结。用活络疏肝散,未溃者外用苍术三黄散,白烧酒调涂;已溃者用地棉根叶和红糖生捣敷。
见《药材学》。为赤石脂之别名。详该条。
①见《云南中草药选》,为铁仔之别名。②见《江西草药》,为鹿茸草之别名。各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指妇女身体无病,而月经每两月一行者。
即焠法。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