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刘沫

刘沫

【介绍】:

宋代儿科医生。字道源。彭城(今江苏徐州)人。撰有儿科专书(疮疹诀》。

猜你喜欢

  • 骶端

    骨名。即尾骨。详尾骶骨条。

  • 土茴香

    见《中药志》。为莳萝子之别名,详该条。

  • 螺盖翳

    病名。见清·黄岩《眼科纂要》。即旋螺突起。详该条。

  • 痘疹玉髓图像

    参见痘疹四合全书条。

  • 气鳖

    病证名。指因多气恼怒而成的一种瘕病。以其瘕块形状如鳖,故名。《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平时多气,血凝于气,而成气鳖。……摇头掉尾,如虫之行,上侵入咽,下入肛,或附胁背,或隐胸腹,大则如鳖

  • 阴阳至圣丹

    《疡医大全》卷七引岐天师方。人参、三七、儿茶(水飞,去砂)、五倍子各一两,血竭五钱,滕黄、乳香(去油)各三钱,轻粉、冰片各一钱,川贝母二钱。为细末,阳疮每用二钱,阴疮每用五钱,掺于患处。治痈疽。

  • 徐嗣伯

    【介绍】:南北朝时期南齐人。字叔绍,为徐叔响之子。善辨症,掌握异病同治的原则,但迷信鬼神,多次用死人枕头治病。曾著《落年方》3卷、《药方》5卷、《杂病论》1卷,均佚。

  • 痰核

    病名。①指体表的局限性包块。见《医学入门》卷六。多因脾弱不运,湿痰流聚而成。症为皮内生核、多少不等,无红无热,不痛不硬,推之可移,多发于颈项、下颏、四肢及背部。生于身体上部者多挟风热;生于下部者多挟湿

  • 地运

    运气术语。指在泉之气的运行。《素问·刺法论》:“柔不附刚,亦名失守,即地运皆虚。”

  • 方广

    【生卒】:十六世纪【介绍】:明代医家。字约之,号古庵。休宁(今安徽休宁)人。先学儒,后学医,曾旅居河南洛阳、陈留等地,以医术闻名于中原一带。对朱丹溪最为推崇,因见程充(用光)所校定的《丹溪心法》一书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