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出臼

猜你喜欢

  • 枨后生

    见濯之《胎产须知》。即胀后产。详该条。

  • 恶实根

    出《名医别录》。为牛蒡根之别名,详该条。

  • 皂刺

    见《医学入门》。为皂角刺之简称,详该条。

  • 童痨

    病证名。吴道源《女科切要》:“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面黄肌瘦,内热,是童痨。”参见室女经闭条。

  • 土郁

    病证名。五郁之一。指脾胃之气郁滞之症。出《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证治汇补·郁症》:“食滞中焦,痰凝脾脏,热蕴肠胃,皆土郁也。”症见心腹饱胀,肠鸣泻利,呕恶痰涎或清水等。治宜夺之。《杂病源流犀烛》卷十

  • 太乙紫金丹

    即紫金锭,见该条。

  • 营气同病

    温病辨证。邪热已传入营分,仍有气分证,称营气同病。参见卫气营血辨证条。

  • 横生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张氏医通》卷十:“儿未生先露手臂谓之横生。”详横产条。

  • 痰饮胃脘痛

    病证名。指痰湿水饮所致的胃脘痛。《东医宝鉴·外形篇》:“痰饮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祐丸,芎夏汤,加味二陈汤,加味枳术丸。

  • 咽喉

    出《灵枢·忧恚无言》。①指咽,即单指口咽部。②咽和喉的总称,即泛指口咽部和喉咽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