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凉血饮

凉血饮

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凉血饮

药方名称凉血饮

处方人参1钱,黄耆1钱,黄连1钱,生地1钱,川芎1钱,当归1钱,槐角1钱,黄芩1钱,升麻1钱,枳壳1钱。

功能主治凉血清热。主痔漏。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八

《麻症集成》卷四:凉血饮

药方名称凉血饮

处方生地、川连、力子、玄参赤芍红花、丹皮、黄芩连翘荆芥木通

功能主治麻疹。火毒炽盛血热,紫赤而黯。

用法用量水煎,温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疡医大全》卷二十一:凉血饮

药方名称凉血饮

处方生地、麦门冬连翘天花粉木通赤芍荆芥车前子、瞿麦白芷甘草薄荷、山栀各等分。

功能主治心痈。

用法用量灯心为引。

潮热,加淡竹叶为引。

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一

《种痘新书》卷十二:凉血饮

药方名称凉血饮

处方花粉(酒炒)5分,麦冬(去心)5分,天冬(去心,酒蒸)5分,甘草5分,桔梗(酒洗)5分,当归5分,白芍(酒炒)4两,黄芩(酒炒)4两,丹皮(蜜炒)4两,知母4两。

功能主治鼻衄血。

用法用量生姜1片,水煎,加发灰1钱调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二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角氏方》:凉血饮

药方名称凉血饮

处方赤芍药、黄芩川芎甘草荆芥、生干地黄(去土)、麦门冬(去心)、土瓜根各等分。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血热经水不调,心烦口干,烦躁,或遍体生疮。产后血热。

用法用量方中土瓜根,《明医指掌》作“瓜蒌根”。

有寒热,加秦艽、北柴胡

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二引《角氏方》

猜你喜欢

  • 止痛紫金丸

    药方名称止痛紫金丸处方丁香50g血竭50g当归50g 熟大黄50g木香50g儿茶50g红花50g骨碎补(烫)50g土鳖虫25g乳香(制)25g没药(制)25g赤芍25g自然铜(煅)25g甘草25g性状

  • 家秘泻白散

    《症因脉治》卷二:家秘泻白散药方名称家秘泻白散处方桑白皮、地骨皮、甘草、加白芍、川连。功能主治脾经咳嗽。咳而右胁隐痛,神衰嗜卧,面色萎黄,腹胀黄肿,身重不可以动,动则咳剧而肺有热者。用法用量胃火,加石

  • 太一银朱丹

    药方名称太一银朱丹处方黑铅(炼十遍.称三两.与水银结砂子.分为小块.同甘草水煮半日.候冷.取出研.去草不用),水银(结砂子)、铁粉,各三两;甘草(同铅煮)十两,天南星(炮为末)三分,朱砂(飞研)半两,

  • 榴附饮

    药方名称榴附饮处方酸石榴皮(米醋炒)、香附子。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产后泻。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趁风膏

    药方名称趁风膏处方川山甲(左瘫用左足,右瘫用右足)2两,红海蛤(如棋子者)2两,川乌头(大者,生用)2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中风,手足偏废不举。用法用量每用半两,捣葱白汁,和成厚饼,约径1寸半,贴在

  • 补脾散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一:补脾散药方名称补脾散处方麦芽(炒)90克神曲(炒)60克茴香(炒)草果(逐个用面裹煨热)厚朴(制)干姜(炮)陈皮各30克木香(生)1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

  • 甘露饮子

    药方名称甘露饮子别名甘露饮、大甘露饮处方生干地黄(焙)、熟干地黄(焙)、天门冬、麦门冬(各去心,焙)、枇杷叶(去毛)、黄芩(去心)、石斛(去苗)、枳壳(麸炒,去瓤)、甘草(锉,炒)、山茵陈叶各等分。制

  • 麻黄赤芍汤

    药方名称麻黄赤芍汤别名灵仙除痛饮(《古今医鉴》卷十)。处方麻黄赤芍各3克防风荆芥羌活独活白芷苍术威灵仙片芩枳实桔梗葛根川芎各1.5克甘草归尾升麻各0.9克功能主治治温热流注,肢节肿痛。用法用量水煎服。

  • 黄蜡丸

    《圣济总录》卷七十四:黄蜡丸药方名称黄蜡丸处方硫黄60克制法上一味研细。先熔黄蜡,入硫黄末打匀,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水泻不止,属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者。用法用量每服30丸,晨起空腹时用粥饮送下。摘

  • 化块丸

    药方名称化块丸处方海粉(酒煮)1两,三棱1两,蓬术(并醋煮)1两,红花1两,桃仁1两,五灵脂1两,香附子1两,石碱5钱。制法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痞块及血块。用法用量每服20-50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