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冷哮丸

冷哮丸

张氏医通》卷十三:冷哮丸

药方名称冷哮丸

处方麻黄(泡)川乌(生)细辛蜀椒白矾(生)牙皂(去皮弦子,酥炙)半夏曲 陈胆星杏仁(去双仁者,连皮、尖用)甘草(生)各30克紫菀款冬花各60克

制法上为细末,姜汁调神曲末,打糊为丸。

功能主治治哮喘咳嗽,遇冷即发,顽痰结聚,胸膈痞满,气逆不得卧。

用法用量每遇发时,临卧用生姜汤送服6克,羸者3克。更以王建膏贴肺俞穴中。服后时吐顽痰,胸膈自宽。服此数日后,以补脾肺药调之。候发,如前再服。

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证治宝鉴》卷五:冷哮丸

药方名称冷哮丸

处方麻黄、生乌、细辛、牙皂肉、蜀椒、生白矾半夏曲、胆星、生草、杏仁紫菀款冬花

制法上为末,姜汁调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散寒化痰,平喘止哮。主哮证遇冷即发,属中外皆寒者。

用法用量张氏医通》本方用量:麻黄川乌细辛、蜀椒、白矾、牙皂、半夏曲、陈胆星杏仁甘草各1两,紫菀茸、款冬花各2两。

注意气虚少食,及痰中见血,营气受伤者禁用;忌食五辛发物。

摘录《证治宝鉴》卷五

猜你喜欢

  • 生干地黄汤

    药方名称生干地黄汤处方生干地黄熟干地黄各30克(并洗)麦门冬子(去心)15克 川当归7.5克枳壳(米泔浸一宿,麸炒)7.5克杏仁(汤泡,去皮、尖,麸炒令赤)防风甘草(炙)赤芍药各7.5克制法上药哎咀。

  • 益气健脾汤

    药方名称益气健脾汤处方人参6克白术4.5克(去芦,土炒)白茯苓(去皮)9克陈皮6克白芍(炒)9克苍术4.5克(米泔浸)干姜(炒黑)2.4克诃子(煨)6克 肉蔻(面裹煨)1.8克升麻(酒洗)1.2克 炙

  • 消痞汤

    药方名称消痞汤别名木香化滞汤(《兰室秘藏》卷上)。处方枳实(炒)当归梢各0.6克陈皮生姜木香各0,9克柴胡1.2克 草豆蔻炙甘草各1.5克半夏3克红花少许功能主治理气化滞,和胃消痞。治忧气郁结中脘,心

  • 八仙长寿糕

    药方名称八仙长寿糕处方北耆1两,人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莲米1两,芡实1两,苡仁1两,扁豆1两。制法加糯米1升,炒黄磨细,入白糖1斤,打成糕。功能主治大养脾胃,益寿延年。主用法用量随食;调服亦佳

  • 花露膏

    药方名称花露膏处方蝉蜕(炙干,细研为末)、白蜜(生用)。功能主治痘痂痒甚,搔抓成疮,而痂不落者。用法用量和匀涂疮上。摘录《医林纂要》卷九

  • 小儿感冒颗粒

    药方名称小儿感冒颗粒处方广藿香75g菊花75g连翘75g大青叶125g板蓝根75g地黄75g地骨皮75g白薇75g薄荷50g石膏125g性状为浅棕色的颗粒;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十味,地黄、白薇、地骨皮

  • 干荔枝汤

    药方名称干荔枝汤处方蔗糖1斤(糖球亦好),大乌梅(润者)2两(汤浸,时复换水,澄去酸汁,不去核,焙干),桂(去皮,为末),生姜2两(薄切作片,焙干)。功能主治暑热。用法用量方中桂用量原缺。摘录《寿亲养

  • 益脾散

    药方名称益脾散处方陈皮30克(去白)青皮(去瓤)15克诃子肉15克甘草(锉,炒)15克丁香6克 干山药60克功能主治理气温中,健脾止泻,治脾胃伤冷,泄泻腹痛,全不入食。用法用量上为细末,每服3克,用水

  • 定生丸

    《圣惠》卷八十五:定生丸药方名称定生丸处方雀儿饭瓮10个(内有物者),蟾头1两(涂酥炙令焦黄),猪牙皂荚1分(去皮,涂酥炙令焦黄,去子),天麻1分,藜芦半分(去芦头),乌蛇半两(酒浸,去皮骨,炙令黄)

  • 韩氏驱毒散

    药方名称韩氏驱毒散处方龙骨1两,甘石1两,轻粉2钱5分,冰片3钱,儿茶7钱,元连5钱,红粉5钱5分。制法上研极细末。功能主治杀菌化毒,止痛消肿,生肌长肉。主痈疽恶疮,下疳阴蚀,杨梅疮,痔疥疮,疔毒红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