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中草药》。为羊踯躅根之别名,详该条。
又名疠气、疫疠之气、毒气、异气、杂气。指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包括一切温疫病和某些外科感染的病因。通过空气与接触传染。有多种戾气,某一特异的戾气可引起相应的疾患(见《温疫论》)。
【介绍】:见洪炜条。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独脚乌桕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急惊风类证之一。小儿内钓,表现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伛偻反张,眼内有红筋斑白者,即为此证。为寒气壅结所致。治宜温经散寒,用木香丸(《幼科发挥》)。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五。即脚发。见该条。
即进针。《难经·七十难》:“初下针沉之,至肝肾之部,得气引持之。”见进针条。
古病名。见《世医得效方》卷十。即蛊注痢,详该条。
见素问直讲条。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广东土牛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