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济阴纲目》。即子啼。详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地白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昆明民间常用草药》。为绒毛鸭脚木之别名,详该条。
指虚损由下部脏腑发展到上部脏腑的病机。参见上损及下条。
见太素脉秘诀条。
①又称上盛下虚。由肝肾不足,阴虚于下,阳亢于上。一方面出现腰膝痰软无力、遗精等下虚证;另一方面出现胁痛、头眩、头痛、目赤、烦躁易怒等肝阳上亢的证候。《素问·三部九候论》:“上实下虚,切而从之。”②邪气
见《云南中医验方》。为青羊参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拳衡条。
即白散,见该条。
出《伤寒论》。即温针。见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