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二十一。即细辛大黄丸,见该条。
上腭的俗称。因其状似天花板,故名。
指泻下作用峻烈的药物,如大黄、巴豆之类。《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病脉证治》:“肺痿之病,……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
证名。指腹部痉挛性的剧痛。①痧症主要症状之一。见《痧胀玉衡》。参绞肠痧条。②伤寒病劳复证候之一,见《类证活人书》卷五。由于伤寒新愈,阴阳之气未和,过早行房而致。参见阴阳易、腹痛条。
见《临证指南医案》。即蝉蜕,详该条。
眼科病证。见《审视瑶函》。即抱轮红。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循经考穴编》作鱼肠。即承山,见该条。
见《贵州草药》。为大肺筋草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即咳脓血。为肺痈主症之一。参咳脓血、肺痈条。
详润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