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健忘

健忘

证名。见《济生方》卷四。亦称善忘喜忘多忘。指记忆力减退,遇事易忘。多因心、肾、脑髓不足所致。《医林改错·脑髓说》:“所以小儿无记性者,脑髓未满;高年无记性者,脑髓渐空。李时珍曰:“脑为元神之府。金正希曰:“人之记性皆在脑中。”《类证治裁》卷四:“健忘者,陡然忘之,尽力思索不来也。夫人之神宅于心,心之精依于肾,而脑为元神之府,精髓之海,实记性所凭也。……凡人外有所见,必留其影于脑。小儿善忘者,脑未满也。老人健忘者,脑渐空也。切庵云:观此则知人每记忆,必闭目上瞬而追索之,亦凝神于脑之义。故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心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惟因病善忘者,或精血亏损,务培肝肾,六味丸远志五味;或萦思过度,耑养心脾,归脾汤;或精神短乏,兼补气血,人参养营汤远志丸;或上盛下虚养心汤;或上虚下盛,龙眼汤;或心火不降,肾水不升,神明不定,朱雀丸;或素有痰饮茯苓汤;或痰迷心窍导痰汤寿星丸;或劳心诵读,精神恍惚安神定志丸;或心气不足怔忡健忘,辰砂妙香散;或禀赋不足,神志虚扰,定志丸孔圣枕中丹;或年高神衰,加减固本丸;若血瘀于内,而喜忘如狂,代抵当丸。”参见善忘、多忘条。

猜你喜欢

  • 寒厥

    厥证之一。指因阳衰阴盛所致四肢逆冷的病证。一名冷厥、阴厥。《素问·厥论》:“阳气衰于下,则为寒厥。”《药症宜忌》:“阴厥即寒厥。其证四肢厥逆,身冷面青;踡卧,手指爪青黯,腹痛,大便溏,或完谷不化,小便

  • 诊法

    诊病的方法。包括四诊和辨证两个过程。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了解病情,并据此进行辨证,对疾病作出诊断。随着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现代的物理和化学等检查,被广泛地结合应用,因而丰富了诊法的内容。

  • 中马毒

    病证名。《太平圣惠方》:“中马毒,其状腹痛,吐下青黄白色,水谷解离”。《千金要方》:“儿卒中,马来闻马鸣,马上衣服,马汗气臭,皆令人中忤。”故又名中马忤。

  • 向阳花根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向日葵根之别名,详该条。

  • 蒋达善

    【介绍】:参见蒋宗武条。

  • 大肠水

    病证名。浮肿的一种类型。因大肠有病而引起的水肿。由大肠转化失常,气机紊乱,水湿内停,聚散无常所致。临床特征为浮肿,乍虚乍实(水肿时消时肿,时而便溏,时而便秘)。治宜化湿利水,用胃苓汤。

  • 当药

    ①出《本草拾遗》。为酸模之别名。②见《内蒙古中草药》。为獐牙菜之别名。各详该条。

  • 延陵弟子纪要

    见继志堂医案条。

  • 明目至宝

    眼科著作。又名《明目至宝赋》。4卷。元代作品,撰人不详。后由明·杨希洛、夏惟勤整理。刊于1593年。卷1总论眼病,并载有明目赋等歌赋,五轮八廓所主病症,眼科问答等;卷2分论眼科七十二证,每病编成歌赋,

  • 人参酸枣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方。人参、炒酸枣仁、栀子(炒黑)、生地黄、麦门冬(去心)、当归各等分,炙甘草减半。水煎服。治心肺虚热,烦躁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