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救急方》。为蛞蝓之别名,详该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浮萍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外科大成》卷四。即滞热丹毒。见该条。
出元·朱震亨《幼科全书》。即纹色。详该条。
病名。出《疡科心得》卷上。即手心毒发生于劳宫穴者,以其手难屈曲,如托盘状,故名。见手心毒条。
俗称纸捻、纸钉、药钉。《卫济宝书》卷上:“疮已溃,须用好厚纸作一合索捻子捻之。”是用富于韧性而不易酥烂、吸水性强的纸张做成。一般截成1.5×8厘米(以平方厘米计),搓成条状,长短以窦道长短而取舍。其作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岩白菜之别名,详该条。
药物学著作。12卷。明·陈嘉谟撰。刊于1525年。卷首有历代名医图、姓氏及总论药性。卷1~12分为草(上、中、下)、木、谷、菜、果、石、兽、禽、虫鱼及人部等10部,共742种药。每种药均分论其气味升降
见《本草纲目》。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
见《浙南本草新编》。为鹧鸪菜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