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伤损喘逆

伤损喘逆

病证名。《症因脉治·喘症论》:“伤损喘逆之因,或饱后举重,或饥时用力,或号呼叫喊,伤损脏腑。”症见喝喝喘急,张口抬胸,不能接续,或胸胁作痛,或吐紫血。脉或促或结,大小不均,如至数不清,按之散乱者,多属危候。治宜理气调逆,和血祛瘀,如四磨汤四物汤。伤损肺窍久不愈者,用白芨散等方。

猜你喜欢

  • 趾骨伤

    病名。《疡科选粹》卷八。因跌扑、压扎所伤。局部肿胀、疼痛,可有畸形及骨声,功能受限。治宜在麻醉下手法复位,夹缚固定。内服七厘散或复元活血汤;肿消痛减后,改服正骨紫金丹或接骨丸;后期服展筋丸、小活络丹及

  • 经来不止

    病名。见《竹林女科证治》。指经血来潮过期不止。治疗参见月经过多、经漏条。

  • 损嗽

    病名。一名损伤咳。指跌扑负重。劳力过度,损伤肺经所致的咳嗽。《世医得效方》卷五论损嗽:“男子因打损负重,女子因劳苦用力而伤肺经,肺经既损,遇风寒则为咳嗽,或咳血,或至紫黑。”治用当归饮、养荣汤等。参见

  • 雨伞草

    见《广东中草药》。为天文草之别名,详该条。

  • 酸榴皮

    见《本草纲目》。为石榴皮之别名,详该条。

  • 延胡苦楝汤

    《金匮翼》卷六方。熟地黄二钱,川楝子、延胡索各五分,附子、肉桂各七分,炙甘草一钱。水煎,去渣,空腹食前稍热服。治脐下冷、撮痛,阴内冷如冰。

  • 反治

    指和常规相反的治法。当疾病出现假象,或大寒证、大热证对正治法发生格拒时所采用的治法。因治法与疾病的假象相从,故亦称从治。参该条。《素问·至真要大论》:“从者反治。”《医门法律》:“从者反治,辨之最难。

  • 诊脐

    观察脐部的诊断方法。《台州原文》:“脐通五脏,真神往来之门也,故曰神阙。”凡脐以深大而坚固,左右上下推之不动,轮廓约束者,为真神安全。按之有力为真气充足;按之无力为脏气虚衰。外观应注意有无脐肿、脐湿、

  • 两侧颞部、耳前上方的头发。《素问·上古天真论》:“今五脏皆衰……故发鬓白。”

  • 肠覃

    古病名。出《灵枢·水胀》。指女子下腹部有块状物,而月经又能按时来潮的病症。多因气阻血瘀,癖结所致。《灵枢·水胀》:“肠覃者,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瘪肉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