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传道之官

传道之官

大肠。《素问·灵兰秘典论》:“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参见传道之腑条。

猜你喜欢

  • 伤寒发黄

    病证名。指外感病邪而出现黄疽症者。《景岳全书·杂证谟》:“表邪发黄,即伤寒证也凡伤寒汗不能透而风湿在表者有黄证,或表邪不解,自表传里而湿热郁于阳明者,亦有黄证。表邪未解者,必发热,身痛,脉浮,少汗,宜

  • 疳肚

    病证名。出《普济方》卷三百七十九。指小儿腹大而有青筋者。多因食物过饱,阻滞中焦,伤及脾胃,以致气机失运,经脉瘀阻而致腹壁青筋暴露。治宜先消除积滞,舒畅气机,用三棱散(《证治准绳》:三棱、人参、香附、青

  • 明沙参

    见《中药志》。为明党参之别名,详该条。

  • 何修业

    【介绍】:参见何游条。

  • 儿发疏薄

    小儿头发稀疏。《普济方》卷三百六十三:“夫足少阴为肾之经,其荣在发。小儿禀性少阴,血气不足,则发疏薄。”宜内服地黄丸。

  • 蓼子朴

    见《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为黄蓬花之别名,详该条。

  • 臭子

    见《中药志》。为麝香之别名,详该条。

  • 葭花

    出《尔雅》。为芦花之别名,详该条。

  • 打损

    病名。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五。即打伤,详该条。

  • 伤寒论辨证广注

    书名。14卷。清·汪琥撰于1680年。汪氏根据《素问》“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的理论,析取《伤寒论》六经脉证治法原文中属于热病的原文,广泛参考各家学说逐条予以辩注。在治法上,不泥守仲景成方,选列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