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伞形梅笠草

伞形梅笠草

药材名称伞形梅笠草

拼音Sǎn Xínɡ Méi Lì Cǎo

来源药材基源:为鹿蹄草科植物伞形喜冬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imaphila umbellata(L.)W.Barton(Pyrola umbellata L.)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阴干

原形态常绿小草本状半灌木,高10-20cmm根茎长而粗,斜升。叶近对生或多数轮生;叶柄短,长2-5(-6)mm;叶厚革质,倒卵状长楔形或匙状倒披针形,长3.5-6cm,上部最宽处0.8-1.5cm,先端圆钝,基部狭楔形,下延至叶柄,中部以上边缘有疏、粗锯齿,下部边缘全缘,上面暗绿色,有皱纹,中脉及侧脉凹入,下面苍白色。花享有细小疣,花(2-)3-8(-10)聚成伞形花、序;花倾斜,白色,偶带红色,直径8-10(-12)mm;花梗直立,长1-1.7(-2)Cm,有细小疣;苞片宽线形,长3-4mm,早落;萼片5,圆卵形,长1.5-2mm,最宽处2-2.2mm,先端圆钝,边缘有细齿;花瓣5,倒卵形,长5.5-6mm,宽4-4.5mm,先端圆钝;雄蕊10,花丝短,下半部膨大并有缘毛,花药长约2mm,宽约1mm,有小角,顶孔开裂,黄色;近无花柱,柱人宽圆盾状,5浅裂。蒴果扁球形,直径5-6mm。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100m以下较干燥的阔叶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

化学成分含异高熊果酚甙(isohomoarbutln)和肾叶鹿蹄草甙(renifolin)。 叶中含熊果酚甙(arbutin)17%-22%。

性味苦;性平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理气止痛。主小便淋涩疼痛;水肿;泄泻;胃痛;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

临床应用1.利尿及尿道消炎剂。本品精油对于肾病,膀胱炎,尿石症,肾炎淋病,慢性淋病型尿道炎有效。本品尚用于治疗各种水肿和积水。

2.糖尿病。

3.增加食欲,助消化。

4.滋补强壮剂。

5.胃肠炎。

6.上呼吸道感染。

7.肺结核。

8.镇静剂:产后痛,胃痛,牙痛。

9.肠结核,胃溃疡,前列腺炎。

10.各种癌症。"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金棒

    《中药大辞典》:金金棒药材名称金金棒拼音Jīn Jīn Bànɡ别名小五爪龙、金棒锤(《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绢毛细蔓委陵菜的块根。秋季挖取,晒干。原形态多年生草

  • 禹余粮

    《中国药典》:禹余粮药材名称禹余粮拼音Yǔ Yú Liánɡ英文名LIMONITUM来源本品为氢氧化物类矿物褐铁矿,主含碱式氧化铁[FeO(OH)]。采挖后,除去杂石。性状本品为块

  • 慈竹气笋

    《中药大辞典》:慈竹气笋药材名称慈竹气笋拼音Cí Zhú Qì Sǔn别名阴慈竹笋子、阴笋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5

  • 铁破锣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破锣药材名称铁破锣别名土黄连[陕西]、贝茜花、野大救驾来源毛茛科铁破锣属植物铁破锣Beesia calthaefolia (Maxim.) Ulbr.,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去

  • 山桐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山桐子药材名称山桐子拼音Shān Tónɡ Zǐ别名毛桐、臭樟木、大马桑叶来源大戟科山桐子Mallotus nepalensis Muell.-Arg.,以根、皮入药。生

  • 亮叶茉莉

    药材名称亮叶茉莉拼音Liànɡ Yè Mò Lì别名四季素馨花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亮叶素馨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Jasminum seguinii Lev

  • 牛藤

    药材名称牛藤拼音Niú Ténɡ别名野木瓜、七姐妹藤、六叶野木瓜、石月、郁子来源药材基源:为木通科植物那藤或尾叶那藤的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Stauntonia hexaphylla(Thu

  • 小麦苗

    药材名称小麦苗拼音Xiǎo Mài Miáo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禾本科植物小麦的嫩茎叶。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小麦"条。化学成分麦秆中含一种抗小鼠艾氏癌和肉瘤-1

  • 黑鳞大耳蕨

    《中药大辞典》:黑鳞大耳蕨药材名称黑鳞大耳蕨拼音Hēi Lín Dà ěr Jué出处《浙江天目山目山药植志》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黑鳞耳蕨的嫩叶。原形态黑鳞耳蕨,又名:大叶

  • 三分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三分三药材名称三分三拼音Sān Fēn Sān别名大搜山虎、山野烟、山茄子来源为茄科赛莨菪属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