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端录痘疹玄珠
见仁端录条。
见仁端录条。
病名。指虚劳病之中虚气滞者。《太平圣惠方·治气劳诸方》:“夫气劳者,由脏腑虚弱,阴阳不和,喜怒无恒,劳逸过度之所致也。”症见胸膈噎塞,呕逆,脘腹胀气,饮食不下,大便时泄,面色萎黄,四肢无力,日渐消瘦等
详见邪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京门,见该条。
色诊之一。黑为阴寒之色,属肾,临床上主寒、主痛、主劳倦、血瘀。黑而瘦削,多属阴火内伤,肾水枯竭;黑而焦干,为下焦肾热;黑而熏亮,水气支饮;黑而带黄,劳疸蓄血;黑色骤起,常见于中毒、中恶;黑绕口角,胃阴
见《陕西中草药》。为罗布麻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出《圣济总录》卷一百七十九。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多由寒湿之邪,内迫肠道所致。
即皮肤针疗法,因刺激仅及皮肤而名,见该条。
病名。①指感受寒邪所致的咳嗽。《证治要诀》卷六:“感寒而嗽者,恶风无汗,或身体发热,或鼻流清涕,宜杏子汤。”《医说·咳嗽》:“寒嗽,痰薄,宜服热药,……以理中汤加五味子治寒嗽。”②指冬月嗽而发寒热的疾
病证名。《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五脏六腑之血气,皆上荣于目也。若血气虚则肤腠开而受风,风客于睑肤之间,所以其皮缓纵,垂覆于目,则不能开,世呼为睢目。”睢,指仰目而视。上胞下垂甚者,常藉助仰首使瞳神显
即惊涎入肺,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