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详君臣佐使条。
见《四川常用中草药》。为见血清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青囊真秘》卷一。针眼之俗称。详该条。
骨名。出《素问·骨空论》。又称,又名血盆骨。即锁骨。参见拄骨条。
即舌红。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出《本草拾遗》。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详该条。
冲,冲动;阴,指脑。谓冲动传于脑。《素问·解精微论》:“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王冰注:“冲,犹升也,……阴,脑也。去目,谓阴阳不守目也。”
病证名。《素问·刺志论》:“气虚身热,得之伤暑。”因元气本虚,伤于暑湿所致发热。治用李东垣及王孟英清暑益气汤。亦有因饮食劳倦,内伤脾胃而致气虚发热。宜用甘温除热。详气虚热条。
证名。见《医说》卷四。又称齁。指喘急而喉中有痰鸣声,类哮证。多因过食鱼虾盐咸,内有积痰寒饮,外寒与内饮搏击,肺气壅阻所致。《金匮翼·齁喘》:“齁喘者,积痰在肺,遇冷即发,喘鸣迫塞,但坐不得卧,外寒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