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产后四肢虚肿

产后四肢虚肿

病证名。《经效产宝·续编》:“产后四肢虚肿者如何?答曰:产后败血乘虚停积于五脏,循经流入四肢,留淫入深,回还不得,腐坏如水,故令四肢面目浮肿。医者不辨,作气治之,凡水气多用导水药极虚之。夫产后既虚,又以药虚之,是重虚也。但服调经散(没药琥珀桂心、芍药、当归、麝、细辛)。血行肿消,则病自愈。”

猜你喜欢

  • 苦爹菜

    见《植物学大辞典》。为鹅脚板之别名,详该条。

  • 刘若金

    【介绍】:明末清初医家。字云密。湖北清江人。明天启乙丑(1625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等职。明亡后,隐居三十余年,究心医术,於1666年撰《本草述》一书(1690年刊行)。

  • 枣花白陷

    病名。见《银海精微》。即花翳白陷。详该条。

  • 神门脉

    三部九候诊法诊脉部位之一。手少阴心经神门穴处动脉。位于掌后锐骨端陷中的动脉处。《素问·至真要大论》:“神门绝,死不治。”

  • 沥胞生

    即沥浆生。清·亟斋居士《胎产问答》:“沥浆生,又名沥胞生。”详沥浆生条。

  • 前谷

    经穴名,代号SI2。出《灵枢·本输》。属手太阳小肠经。荥(水)穴。位于小指尺侧,第五掌指关节前方,掌指横纹端凹陷处,赤白肉际,握拳取穴。一说“在手小指外侧,第二节纹头”(《针灸集成》)。布有来自尺神经

  • 延胡索汤

    《济生方》卷六方。当归(酒浸,炒)、延胡索(炒,去皮)、炒蒲黄、赤芍药、官桂(不见火)各半两,姜黄、乳香、没药、木香(不见火)各三两,炙甘草二钱半。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七片,水煎去渣,食前服。治妇

  • 阴虚喉癣

    病名。系指喉癣之由于阴虚者。《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喉癣证,凡阴虚劳损之人多有此病,其证则满喉生疮红痛,久不能愈,此实水亏虚火证也。”《咽喉经验秘传》:“癣证原因损肺余,斑生苔藓若虾皮,时时发热频频嗽

  • 出针

    指将针从刺入的穴位内拔出。出《灵枢·厥病篇》。又称引针、去针、发针、拔针、退针,俗称起针。金·何若愚在《流注指微赋》中指出:“出针贵缓,急则多伤。”参见出针法条。

  • 三商

    经外奇穴名。《针灸集成》名排刺三针。即老商、中商、少商之合称。老商位于拇指尺侧,距指甲根0.1寸;中商位于拇指背侧正中距指甲根0.1寸;少商位于拇指桡侧,距指甲根角0.1寸。主治高热、流行性感冒、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