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科著作。不分卷。清·赵溥泉辑于1855年。此书是辑录前人喉科著述而成,首载喉证秘集,详述喉证病因及辨证治疗大法;又列吴氏(阙名)丹药编目,其中载有喉科用药多种,颇多经验效方。另载张宗良咽喉总论等喉证
病证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二。指小儿壮热惊厥而啼,为热邪炽盛上窜于心,灼伤阴液而成。临床常兼有面黄颊赤,神志恍惚不宁。治宜清热安神。用钩藤散。
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多因产后气虚,风寒袭肺,恶露上攻,肺经受邪或阴虚血热,上烁肺络所致。风寒袭肺者,症见发热恶寒,鼻塞声重,鼻流清涕,治宜散寒止嗽,方用参苏饮;恶露上攻者,兼见胸膈满闷,
下法之一。用峻烈泻下药攻逐里实的方法。适用于正气未衰者。如通导大便,荡涤实热,用大承气汤;攻逐水饮,用十枣汤;攻逐冷积,用三物备急丸。
经穴名,代号RN21。出《针灸甲乙经》。《千金要方》作旋机。属任脉。位于胸正中线,平第一胸肋关节,当天突穴下1寸处。一说在天突穴下1.6寸(《针灸大成》)。布有锁骨上神经前支及第一肋间神经前皮支,并有
见《医学正传》。为乌蔹莓之别名,详该条。
食谱著作。1卷。宋·陈达叟编。约撰于1276年。“疏”通“蔬”,指素食,故本书是素食食谱。所记二十个素食品种中,原料备品七种,菜品十三种。在对每一种菜品作简要介绍后,都附有十六字的“赞”,至今仍有参考
【介绍】:明医学家。字方叔,自号东皋子。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工岐黄,隐居授徒。留居宁国(今安徽宣城一带)时,将其早年得见朱纯宇、饶道尊等所藏医书之书名、作者、卷数等,依释氏经藏分类法分作二十函,每函
见《江苏药材志》。即荠菜,详该条。
病证名。又名嗌乳。乳哺儿常见病。《证治准绳·幼科》:“伤乳吐,才乳哺后即吐,或少停而吐,此因乳饮无度,脾气弱不能运化,故有此证。”治宜节制乳食,并服健脾消乳之剂。如消乳丸(《婴童百问》:陈皮、甘草、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