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药材>乌榄

乌榄

《全国中草药汇编》:乌榄

药材名称乌榄

拼音Wū Lǎn

别名木威子、黑榄

来源橄榄橄榄属植物乌榄Canarium pimela Koenig,以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性味根:淡,平。叶:微苦、微涩,凉。

功能主治根:舒筋活络,祛风祛湿。用于风湿腰腿痛,手足麻木。

叶: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感冒,上呼吸道炎,肺炎,多发性疖肿。

用法用量根0.5~1两。叶:3~6钱。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乌榄

药材名称乌榄

拼音Wū Lǎn

别名木威子(《本草拾遗》),乌橄榄(《海槎余录》)。

出处《纲目》

来源橄榄科植物乌榄果实。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常绿大乔木,高10~16米;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单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厘米,具小叶15~21枚;小叶对生,具短柄,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厘米,宽3.5~7厘米,基郎偏斜,先端渐尖或锐尖,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排成顶生或腋生的狭圆锥花序,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长约2毫米;花瓣3~5,分离,长约为萼的3倍;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度不超过花冠;子房上位,通常2室,每室有胚珠2,着生于中轴胎座上。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厘米,宽1.5~2厘米,成熟时黑紫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3,种子无胚乳。花期5~7月。果期8月。

本植物的根(乌榄根)、叶(乌榄叶)、种仁(乌榄仁)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平原、丘陵地、山地密林中。分布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性味酸涩,平。

①《广州记》:"苦涩。"

②《本草拾遗》:"酸,平,无毒。"

③《纲目》:"酸,辛,无毒。"

④《纲目拾遗》:"性温,味涩甘。"

功能主治止血,化痰,利水,消痈肿。

①《本草拾遗》:"主心中恶水,水气。"

②《生草药性备要》:"止血。"

③《本草求原》:"功近橄榄。"

④《岭南采药录》:"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豉,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乌榄

药材名称乌榄

拼音Wū Lǎn

英文名Black Olive

别名木威子、乌橄榄、黑榄。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乌榄,皮黄黑色,肉白有文,层叠如海螵蛸状,酒筵中以为豆食品。《纲目》主治所载,悉言白榄,即今常食之青果,又所载榄仁可治吻燥者,亦指青果核中仁而言,非指乌榄仁也。按《粤志木语》橄榄有青、乌二种,闽人以白者名青果,粤中止名白榄,不曰青果也。乌榄子大肉厚,以温水泡软,俟紫脂浮起溢出,乃可食,水冷则生胶,热则肌肤反实,故必温水之和,乃醇其性。

来源药材基源:为橄榄科植物乌榄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arium pimela Leenh.[Pimela nigra Lour.;Canarium pimela Koenig]

采收和储藏: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

原形态乌榄 常绿大乔木,高10-16m。有胶粘性芳香的树脂。树皮灰褐色,平滑;小枝褐绿色,无毛。奇数羽状复叶互生,长30-65cm;小叶15-21枚,革质,长圆形至卵状椭圆形,长5-15cm,宽3.5-7cm,先端渐尖或锐尖,基部偏斜,全缘,上面有光泽,无毛,下面平滑;网脉两面均明显。花两性或单性花与两性花共存;花序腋生,为疏散的聚伞圆锥花序,长于复叶;萼杯状,3-5裂,在雄花中长约2.5mm,在雌花中长3.5-4mm;花瓣在雌花中长约8mm;雄蕊6,着生于花盘边缘,长不超过花冠;雌蕊无毛,在雄花中不存在,子房上位,通常3室。核果卵形至椭圆形,略呈三角形,长3.5-4.5cm,宽1.5-2cm,成熟时紫黑色,表面平滑,核木质,两端钝,内有种子1-2颗;不肯定适度退化。花期4-5月,果期5-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40-1280m的平原、丘陵、山地杂木林中,常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核果呈卵状长圆形,长26-32mm,径15-17mm。表面棕褐色。果核长纺锤状腰鼓形,长22-26mm,径9-10.4mm。两端锐尖,表面浅褐色,凹凸不平,具3条明显的纵棱纹,细棱间又各具不甚明显的粗棱。先端具3个眼点,每一眼点两侧各具一弧形细纵沟,直达种子中下部,2条细沟向相反方向弯曲。以粒大、均匀、饱满者为佳。

性味酸;涩;性平

归经脾;肺经

功能主治止血;利水;解毒。主内伤吐血;咳嗽痰血;水肿;乳痈;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或研末撒。

各家论述1.《本草拾遗》:主心中恶水,水气。

2.《生草药性备要》:止血。

3.《本草求原》:功近橄榄

4.《岭南采药录》:火煅存性,止血化痰。少盐渍之,名榄鼓,乳痈初起,煎水洗之可消。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金丝梅

    药材名称金丝梅拼音Jīn Sī Méi别名金丝桃、猪拇柳、土连翘、芒种花、黄花香、山栀子、打破碗花、过路黄、大叶黄、大田边黄、黄木、金香、端午花。来源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金丝梅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

  • 竹菌

    药材名称竹菌拼音Zhú Jūn别名肉球菌、竹生、竹球菌、竹荷包、竹包、竹宝、竹寄生、竹生肉球来源药材基源:为肉座菌科真菌竹生肉球菌的子座。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ngleromyces goetzi P

  • 刺榆皮

    药材名称刺榆皮拼音Cì Yú Pí出处1.刺榆皮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云“江东有刺榆,天大榆,皮入用不滑,刺榆秋实。”2.《蜀本草》按《尔雅疏》云:“榆之类有十种,叶皆相似,皮及木理异耳,而刺榆有

  • 鸡(土从)

    药材名称鸡(土从)拼音Jī ( Tǔ Cónɡ )别名鸡(土从)蕈、鸡菌、蚁夺、蚁(土从)、鸡(土从)菜、鸡脚蘑菇、三坛蘑、鸡肉丝菇、斗鸡菇、白蚁菰、桐菰、鸡肉丝菰、鸡脚菰、伞把菇出处出自《本草纲目》

  • 狗齿

    《中药大辞典》:狗齿药材名称狗齿拼音Gǒu Chǐ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牙齿。化学成分含水分10.97~11.89%,钙25.99~27.60%,镁0.73~0.78%,氯0.17~0.19%

  • 律草

    药材名称律草拼音Lǜ Cǎo别名勒草、葛勒蔓、来莓草性味甘、苦、寒、无毒。功能主治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

  • 三面刀

    药材名称三面刀拼音Sān Miàn Dāo别名金丝三七(《浙江天目山药植志》),帽辫七(《陕西草药》),开喉箭、茶七(《陕西中草药》)。出处《陕西中草药》来源为毛茛科植物金龟草的根茎。秋季采

  • 猪肠

    《中药大辞典》:猪肠药材名称猪肠拼音Zhū Chánɡ别名猪脏(《百一选方》)。出处《食疗本草》来源为猪科动物猪的大肠。原形态动物形态详"猪肉"条。性味①《千金·

  • 红茴香叶

    药材名称红茴香叶拼音Hónɡ Huí Xiānɡ Yè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本兰科植物狭叶茴香的叶。化学成分含挥发油0.66%。种子和果皮含有毒成分。功能主治《浙

  • 金丝猴

    药材名称金丝猴拼音Jīn Sī Hóu别名金线狨(《杨文公谈苑》),狨(《本草拾遗》),仰鼻猴(《中国经济动物志·兽类》)。来源为猴科动物金丝猴的脂肪油或血肉。原形态体长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