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中风闭证

猜你喜欢

  • 月蚀疮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八十九。常见于小儿。多由胎毒未净,肝胆不清,脾经湿热所致。症见耳上生疮,时发时止,或随月盈则剧,月亏则轻(《外科大成》卷三)。治宜解毒清热。方用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黄连温胆

  • 气虚厥

    厥证之一。因劳伤气弱,不能运行所致。《赤水玄珠·厥证门》:“厥因气虚而得者,其脉细小,宜四君子汤加黄芪、附子。”或用补中益气汤等。参见厥证条。

  • 鸭舌韦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苍条鱼鳖之别名,详该条。

  • 土瘿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四。指因水土因素而发的瘿病。参见瘿条。

  • 子母

    五行学说术语。五行中之相生者,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任何一行都有我生与生我两方面的关系。如手太阴肺属金,足少阴肾属水,金生水,则肾为肺之子,肺为肾之母,两者为子母关系。余类推。《难经·十八难》:“此

  • 低裆

    练功方法。见上海中医学院附属推拿学校《推拿学》。两足并拢,足跟略向外,屈膝下蹲,臀部后坐不可着地,两手握拳前举,肘微屈,拳心相对,两目平视。

  • 胎前赤白痢

    见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即妊娠下痢。详该条。

  • 宣剂

    十剂之一。用宣开散郁药物组成,具有解除壅塞作用的方剂。如气郁用香附、枳、桔开之;火郁用山栀、青黛散之;湿郁用苍术、厚朴升之,甚则用风药胜之;痰郁用南星、橘皮化之,甚则瓜蒂、藜芦涌之;血郁用桃仁、红花行

  • 脐风

    病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又名风噤、风搐、噤风、马牙风、初生口噤、四六风、七日风。即新生儿破伤风。系由断脐不洁,感染外邪所致。一般在4~7天内发病,发病后以全身各部发生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面呈苦

  • 吴萸熨

    阴寒胸腹疼痛,四肢厥冷的外治方法。用吴茱萸,酒拌湿,纱布袋包蒸极热,互熨胸、腹部及两足心,候气透其痛即止(余梦塘《保赤存真》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