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东医宝鉴·内景篇》卷二。即大蓟散,见该条。
病名。出《疡医准绳》卷三。即虎口疔。见该条。
见《贵州民间方药集》。即糯米藤,详该条。
病证名。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此症睛珠自然欹侧,而顋唇亦歪在一边……亦曰唇睑相邀。”详风牵斜条。
指邪热结于大肠而引起的病变。症见便秘或热结旁流,泻下黄臭粪水,腹痛拒按,舌苔黄燥。治宜苦寒攻下。
见《中国药用海洋生物》。为石莼之别名,详该条。
出《素问·至真要大论》。辛味甘味的药物能发散,其药性属阳。如桂枝、防风的性味辛甘,能发散解肌。
见《竹林女科证治》。即经行泄泻。详该条。
【介绍】:见黄竹斋条。
见《本草正义》。为骨碎补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