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聿青医案>目疾

《张聿青医案》目疾·

右 面发泡疮,目胞赤肿,身热脉大而数。此风湿热壅于阳络。先为清泄。荆芥薄荷连翘黑元参 大力子丝瓜马勃银花青黛夏枯草荷叶绿豆衣 鲜菊叶

郁(左) 左目红赤,目胞肿胀,泪下多眵,脉形浮滑。风热内郁。先为清解。

粉丹皮荆芥蒺藜连翘甘菊花 淡黄芩防风蚕砂石决明黑山栀夏枯草

陈(左) 小溲灼热,右目骤然失明。经云、五脏六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于目,与阴虚而木旺者有间也。

半夏广皮 赤白苓 白蒺藜龙胆草 炒菊花泽泻车前子 晚蚕砂

某(左) 两目并不红赤,多眵模糊,视物少神,睛脉不清。素体湿痰,此非风火为恙。

秦艽天麻蒺藜蚕砂防己菊花泽泻生薏仁 净钩钩独活香附桂枝陈皮

徐(右) 目为肝窍,为脏腑精气之所聚。目疾之后, 痒多泪,脉数微弦。此风热未清,风为阳邪,其气通肝,所以风即为热。拟养血清肝熄风,俾不致伤精气为上。

制首乌(四钱) 蜜炙桑叶(一钱) 滁菊花(一钱五分) 炒地骨皮(二钱)决明子(四钱) 晚蚕砂(三钱)炒荆芥(一钱)桔梗(八分)黑豆衣(四钱)赤芍(一钱五分)

【二诊】 脉症相安,但右目不赤不痛,不因见风亦时常流泪。是肝胆气弱,肾水不足,虽有风邪,不能自越。以丸药缓图之。

大熟地(三两川椒二钱煎汤蒸制) 上徭桂(一钱去皮另研和入) 建泽泻(一两五钱) 蜜水炒川芎(一两)粉丹皮(一两五钱) 熟附片(一钱) 萸肉炭(一两) 炒山药(二两)茯苓(二两)

周(左)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阴虚于下,痰湿上盛,精气不能贯注而上,浊火转从上蒸,气轮翳膜遮睛。拟化浊熄肝。

半夏(一钱五分) 白蒺藜(三钱去刺) 赤白芍(各二钱)决明子(三钱)木贼草(三分) 生薏仁(三钱) 广橘红(一钱) 晚蚕砂(三钱)青葙子(三钱) 木猪苓(二钱)

【二诊】 化浊熄肝,脉症相安。前法出入,再望应手。

熟地炭(三钱) 盐水炒菟丝子(三钱) 白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决明子(三钱)磁石(四钱) 甘杞子(三钱) 潼沙苑(三钱)黑豆衣(三钱) 酒蒸青葙子(三钱)

【三诊】 一阳来复,肝阳走入胃。络暂为清养,参以熄肝。

石斛(三钱) 白蒺藜(三钱) 粉丹皮(一钱五分) 酒炒女贞子(三钱)甘菊花(一钱五分)石决明(四钱)黑豆衣(三钱)大麦冬(三钱) 钩钩(三钱) 鲜活水芦根(六钱)

【四诊】 羞明稍减,而偏左牙痛。头痛。肝经之火,袭入少阳阳明之络。再为清养。

细生地(四钱)大麦冬(二钱)西洋参(二钱)桑叶(一钱五分) 晚蚕砂(三钱) 大天冬(二钱)川石斛(四钱) 粉丹皮(二钱) 黑山栀(二钱)荷叶边(三钱)

程(左) 湿痹经久才愈,至今阴茎尚时碎痒,其湿热之盛,即此可知。乃于去冬旋觉眼目昏花,如蒙云雾。夫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土郁则木郁,精气不能上承,风湿热转从目系上注,将成内障之症。拟拨云退翳法。蔓荆子(五钱) 滁菊花(四钱) 白蒺藜(五钱)荆芥穗(四钱)薄荷(一钱五分)木贼草(五钱去节)川雅连(三钱酒炒)楮实子(一钱五分) 生甘草(一钱五分)川芎(三钱) 蜀椒(一钱三分)蛇蜕(炙一钱三分)密蒙花(五钱)蝉蜕(一钱五分)当归(一两)研末为丸,每服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