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聿青医案>淋浊

《张聿青医案》淋浊·

钱(左) 浊经两月,小溲甚畅,而马口不净,时有渗溢。脉大不耐重按。此气虚矣。

别直参(另煎冲一钱) 野于术(二钱) 炙柴胡(四分)沙苑子(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炙绵(三钱) 炙升麻(四分) 广皮(一钱)牡蛎(四钱) 威喜丸(二钱药汁送服)

施(左) 淋浊而于溲毕作痛,阴虚湿热下袭也。秋石(四分)牛膝梢(三钱) 生薏仁(四钱) 官桂(四分) 磨沉香(四分冲) 萆 (二钱)甘草梢(五分)车前子(三钱) 藕汁(一酒杯冲)

【二诊】 淋痛稍退。再清下焦湿热。

半夏(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牛膝梢(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甘草梢(五分)车前子(三钱)龟甲心(炙先煎五钱) 二妙丸(开水先服)

李(左) 血淋四载有余,尿管作痛。湿热留恋膀胱血分,不易图治。

海金砂(三钱) 细木通(一钱) 炒小蓟(一钱五分)甘草梢(五分) 山栀(三钱) 丹皮炭(二钱)滑石块(三钱)当归炭(二钱)牛膝梢(三钱) 细生地(四钱) 上沉香(五分) 西血珀(五分二味研细先调服)

左 病后湿热未清,袭入下焦为浊。当为厘清。

炒于术(二钱)益智仁(七分) 制半夏(二钱)沙苑子(盐水炒三钱) 川萆 (二钱)泽泻(一钱五分)赤白苓(各二钱)橘皮(一钱) 二妙丸(一钱五分) 威喜丸(一钱五分二丸开水先服)

赵(左) 持重远行,气虚湿陷。小便了而不了,足跗带肿。叠经分利,气虚未复,所以沦陷者自若也。拟分利湿邪参入补气。

西潞党茯苓白术炭 生薏仁 炒枳壳炙绵猪苓茅术炭 制半夏泽泻

周(左) 小溲混浊如膏。肾虚而湿热内袭,膏淋重证也。

海金砂(三钱) 建泽泻(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淡秋石(三分)滑石块(三钱) 磨沉香(三分)潼沙苑(三钱) 大淡菜(二只)

左 血淋不退,尿管涩痛。湿瘀内阻,不得不为宣通。

海金砂滑石块 黑山栀当归须 粉丹皮车前泽泻竹叶当门子(一分用杜牛膝汁半杯先调服)

左 小溲结块如脂,膏淋重证也。

海金砂(三钱) 块滑石(三钱) 木猪苓(二钱)泽泻(一钱五分) 淡秋石(六分) 赤白苓(各三钱)黑山栀(一钱五分) 磨沉香(四分冲) 大淡菜(二只)

又 结块已退而溲带血。车前子(三钱) 炒丹皮(二钱)甘草梢(五分) 海金砂(三钱)泽泻(一钱五分)牛膝炭(三钱)赤白苓(各二钱) 块滑石(三钱) 淡竹叶(一钱)

徐(左) 向有淋证,兹则马口不净,临溲作痛。湿热并阻膀胱,势难欲速图功。车前子(三钱)茯苓(三钱)泽泻(一钱)甘草梢(八分) 细木通(八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橘皮(一钱)瞿麦(三钱)牛膝炭(四钱) 淡竹叶(一钱五分) 朴硝(一钱)

又 阴柔苦泄,胃纳如常,然大便带红。脏阴虽亏,而腑中之湿热未清。以退为进。

侧柏炭(二钱) 炒槐花(二钱)茯苓(三钱) 丹皮炭(一钱五分) 生牛膝(四钱)橘白(一钱)泽泻(二钱)当归炭(一钱五分) 大补阴丸(三钱分两次开水下)

徐(左) 淋浊之证,痛者为火,不痛者为湿。小溲之后,马口不净,其为湿流于下,显然可见。

橘皮生薏仁 猪茯苓半夏滑石泽泻二妙丸

【二诊】 小溲虽不甚痛,而马口不净。还是湿热混淆,驾轻走熟。再利水而固精宫。

半夏苍术川萆 川黄柏猪苓生熟薏车前子 上广皮 赤白苓

王(左) 由发热而致溲结不爽,甚至带出血块。此热结膀胱高年之所忌也。

木通滑石牛膝梢 赤猪苓丹皮车前甘草泽泻瞿麦竹叶沉香(三分) 西血珀(四分二味研细先调服)

左 小溲淋浊,阴茎作痒。肝火湿热蕴遏。宜淡渗苦泄。

木通(七分)龙胆草(五分)滑石块(三钱)柴胡(四分)瞿麦(二钱)车前子(三钱)甘草梢(五分)泽泻(一钱五分) 淡竹叶(一钱五分)

左 小溲淋痛,痛甚则闭结不宣,欲解难解。脉数洪滑。此湿热蕴结膀胱,磅因胱不能化气,所谓气淋者是也。秋石沉香滑石瞿麦牛膝梢 官桂 细木通黑山栀木香甘草

左 淋痛已止,少腹坠闷亦减,但溲仍频数。膀胱湿热不能遽清。再为厘清。

麦冬(三钱)牛膝梢(三钱) 黑山栀(二钱)木通(五分) 赤白苓(各二钱)滑石块(三钱)广木香(五分) 炙紫苑(二钱) 川柏片(盐水炒二钱)泽泻(一钱五分)

左 淋痛虽减于前,而脘腹作痛,小溲频数。肾虚湿热逗留,肝气不和。驾轻走熟,图治非易。

木通(七分) 块滑石(三钱) 黑山栀(二钱)甘草梢(五分)车前子(三钱)牛膝梢(三钱)制香附(二钱研) 磨沉香(四分冲) 整砂仁(四粒入煎)

左 淋痛已止,溲仍频数,脘下结块仍痛。下焦之湿热稍清,肝胃之气,不相和协。再为调气。

香附(二钱)砂仁(七分后入) 广皮(一钱) 川萆 (一钱)沉香片(四分) 广木香(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白芍(一钱五分吴萸三分拌炒)香橼皮(一钱五分) 金铃子(打一钱五分)

陈(左) 小溲淋痛,甚至带血。膀胱不司化气。其病也久,其愈必难。

官桂 磨沉香甘草梢 赤苓泽泻秋石生薏仁牛膝炭 藕汁

徐(左) 下坠之气,仍不见松,气一下注,直入尿管,辄痛不能忍,有时由尿管而抵及肛门,亦然作痛小溲滴沥不爽。右脉濡滑,左部细弱无力。良以肾气亏损,不能收摄。再咸润摄下。

干苁蓉(三钱) 大茴香(盐水炒八分) 浓杜仲(三钱) 炒黑当归(一钱五分) 炒杞子(三钱)菟丝子(盐水炒三钱) 川断肉(三钱) 炒青盐(一分五厘)

【二诊】 盐润摄下,注痛稍退,而小溲仍涩不爽。肾气既虚,病根愈难澈也。两头尖(炒包) 生蒲黄当归尾 赤白苓泽泻柏子仁牛膝川萆韭菜

【三诊】 小溲尚觉塞滞。水道之中,必有凝瘀内阻。再排湿化瘀,厘清精水。

川萆滑石冬葵子(三钱研) 细木通牛膝泽泻石菖蒲(盐水炒)甘草梢 西血珀(三分) 酒炒湘军(五分二味先调服)

【四诊】 小溲已能约束,惟水道尚在窒塞,理宜逐步进逼。然天暑脉虚,不若暂为退守,乘机进治。

川萆泽泻生米仁 细木通车前子 南楂炭 制半夏黑山栀牛膝梢 淡竹叶【五诊】 湿浊瘀腐不化,小溲仍然窒滞,漩脚浊腻。再利水而排湿化瘀。

川萆 (二钱) 白茯苓(三钱)益智仁(八分)瞿麦(二钱)车前子(二钱) 蓄(五分)牛膝梢(三钱)泽泻(一钱五分盐水炒)石菖蒲(盐水炒三分)木通(五分)两头尖(一钱五分炒包)

改方加单桃仁一钱五分,酒炒大黄二钱。

【六诊】 溲后每有牵腻之物渍于马口,为湿浊未楚之征。然小溲数而难固,心火陷入于肾,肾阴不摄。从心肾主治。

参须(八分) 云茯神(三钱) 生山药(三钱) 潼沙苑(盐水炒三钱) 细生地(四钱) 柏子霜(三钱)远志肉(七分) 带心莲子(三钱打)

左 小溲淋痛,脉形弦滑。此肝火湿热,郁阻膀胱。先为疏泄。柴胡黑山栀 淡芩 萆甘草龙胆泽泻车前子 淡竹叶(附注) 小溲热赤,泻青丸。淋溲痛甚,用麝珀军应手。

王(左) 浊虽减少,而尿管有时作痛。还是湿热未清。再拟分利之中,参以苦泄。

川萆 福泽泻赤白苓 焦白术甘草滑石陈皮车前子 制半夏三妙丸(盐汤下三钱)

陈(左) 湿热蕴遏膀胱,淋痛日久不愈,有时带红,痛于溲毕为甚。此气化不及州都。驾轻走熟,不易图治也。

薄官桂(四分) 盐秋石(七分) 生米仁(四钱) 川萆 (二钱)甘草梢(五分) 上沉香(二分)滑石块(三钱) 白茯苓(三钱)泽泻(一钱五分) 淡竹叶(一钱五分)

李(左) 脉证相安,惟小便仍有牵腻之物。良以瘀腐未清。宜重药轻投。

半夏赤白苓 生薏仁 川萆泽泻猪苓当门子(七厘杜牛膝汁半小酒杯调温服)此病已用通利数次矣。乃入房忍精,注于夹膜,故用此法祛之(清儒附志)

【二诊】 服药后果有白物牵腻纠纠,离马口而下,惟隔日仍然。前方出入。

麝改五厘,牛膝汁一调羹入调。

张(左) 淋浊之后,瘀腐湿热未清,腐蓄于中,每至夏令,湿热蒸动,与腐相合,精之与水,混淆不清,以致白物时下,小溲作痛,欲固其精,当利其水。

川萆车前子 云茯苓苍术麻油炒)滑石泽泻半夏广皮 湘军(三分)沉香(一分)血珀(三分三味研细开水送下)

某 小肠有气则小便胀,有热则小便痛,有血则小便涩,此定理也。今淋浊大势虽退,而水道仍有梗阻之状。良以肝火湿热有余,瘀浊不能悉化。再理湿热参以化瘀。

木通滑石瞿麦黄柏车前子 黑山栀泽泻知母沉香西血珀(二味先服)

某(左) 小溲尚觉涩赤,马口不净,腿股足心俱痛。无非湿热逗留于下。

半夏陈皮泽泻于术猪苓黄柏(盐水炒) 川萆 赤白苓 生薏仁车前子 清宁丸

左 肛门迸逼稍松,小溲滞而不爽,欲溲不溲,欲便不便。无非湿热郁坠,府气为之所抑。再苦辛开通,仍以分利。桔梗生薏仁 木猪苓泽泻半夏广皮 赤白苓 川萆 磨沉香滋肾丸

吴(左) 淋减而浊未定。下焦湿热未清。苍术麻油炒) 萆 广皮 制半夏车前黄柏(盐水炒)泽泻赤白苓 生米仁龙胆草(五分) 淡竹叶

左 溺有余沥。

半夏白术萆 上广皮 赤白苓 生薏仁泽泻猪苓二妙丸

金(左) 体丰多湿,湿郁生热,热与湿合,注于下焦,致阴茎皮碎,并不腐溃,其非蕴毒可知。湿热熏蒸,咽辄作痛,目赤遍身 瘰。由热生风,耳鸣头晕。急宜清其湿热下行。

半夏广皮泽泻羌活淡芩 赤白苓苦参知母丹皮防风山栀 二妙丸

曹(左) 腰背作痛稍退,而口腻痰多,马口包皮渗湿,时发时止。其为痰湿热有余,确然可见。再理湿和中。

半夏赤白苓 广皮 萆泽泻竹茹枳实生熟薏仁 酒炒桑枝(一两) 酒炒丝瓜络(煎汤代水)

丁(左) 脉象濡弱,腰府作酸,久而不止,每晨咽喉作痛。夫腰为肾府,少阴之脉循喉咙,参合病情,是肾气虚、肾阴衰、阴阳交亏之象,理宜填补下元。然而淋浊之后,必有湿热,当于补药中仍带流利可耳。

炙生地(四钱) 元参肉(三钱) 潼沙苑(盐水炒三钱) 金石斛(四钱) 炒牛膝(三钱) 川断肉(三钱)菟丝子(盐水炒三钱)杜仲(三钱) 青蛾丸(三钱盐汤先送下)

钱(右) 淋痛之后,肾虚湿热内恋,以致稍涉劳顿,其淋辄发,所谓劳淋是也。姑补肾而泻膀胱。

大生地(姜汁炙四钱) 萸肉炭(二钱)山药(三钱) 炙紫菀(三钱)麦冬(三钱) 丹皮(二钱)茯苓神(各二钱)泽泻(一钱五分)五味子(四粒)车前(一钱五分)

某 小溲作痛,甚至见血。湿热蕴结,渗于膀胱血分,血淋重证也。

生地炭 海金砂龙胆草 萆瞿麦泽泻丹皮炭 草梢 上沉香西血珀(二味研细末蜜水先调服)

某 高年溲赤漩脚,有粘腻血点。大非所宜。

萆 厘清饮去乌药,加淡菜四苓之类。后用六味丸生于术作汤及大补阴丸蜜炙紫菀汤下。

左 溲数而结滞不爽,并有粘腻红赤之物随溲而下。此肾虚而热结于下,膏淋之象。拟石顽法。

都气丸改汤加紫菀麦冬半夏淡菜,惟熟地改生地,茯苓茯神

毛(左) 淋痛溲浊。下焦湿热郁遏。从泻肝法。

细生地(姜汁炒四钱)龙胆草(四分)车前子(三钱) 细木通(一钱) 川柏片(姜汁炒四分)甘草梢(八分)泽泻片(二钱) 炒当归(二钱) 海金砂(一钱五分包)牛膝梢(三钱) 川萆 (二钱)

应(左) 尿血之后,转成白浊。辛以化痰,苦以泄热,浊遂止住。今起居如常。调理之计,宜益肾而调脾胃,参以补气和中。

吉林参(一两) 肥玉竹(二两) 炒于术(二两) 陈广皮(一两) 大生地(五两) 甘杞子(三两)白茯苓(二两) 炒山药(一两) 炒扁豆(三两) 制首乌(五两) 制半夏(一两五钱)女贞子(三两酒蒸)杜仲(盐水炒三两) 白归身(一两酒炒) 杭白芍(一两五钱) 生熟草(各三钱) 怀牛膝(三两酒炒)车前子(一两五钱)丹皮(二两)泽泻(一两五钱) 潼沙苑(盐水炒三两) 建莲肉(二两)共研末,以阿胶四两,溶化为丸,每服三钱。

廖(左) 久浊色带黄稠,茎中有时作痛,每晨目带红赤,腿股酸楚,步履维艰。脉细弦微滑。肾虚湿热伏留未楚,精水混淆不分,精关遂难扃固。拟理湿泄热,而化败浊。

半夏生薏仁益智石菖蒲川萆 上广皮白术茯苓白果肉(打) 二妙丸(二钱先服)

秦(左) 温化湿寒,淋痛逐渐减轻。然稍涉劳顿,辄复作痛。再兼劳淋法治。

熟地炭(四钱)大麦冬(三钱) 丹皮(二钱)茯苓(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 生山药(三钱)五味子(五粒) 萸肉(三钱) 生熟谷芽(各一钱五分)

戴(左) 向有精浊旧恙,湿热内盛,湿注于肠,致大便泄浊,小溲黄赤,精浊泛而更盛,内热胃钝。恐湿热熏蒸,致有身热之类。

半夏(三钱) 川萆 (二钱) 川朴(一钱) 腹皮(二钱) 猪赤苓(各二钱)泽泻(一钱五分)广皮(一钱) 生熟薏仁(各二钱)滑石(四钱) 二妙丸(二钱先服)

戴(左) 脉濡不滑,右尺鼓指。小溲虽不作痛,而马口仍带干结。下焦湿热逗留,驾轻就熟,不能霍全者为此。

黑山栀(三钱)车前子(二钱) 肥知母(二钱)泽泻(一钱五分)龙胆草(四分)滑石(四钱)瞿麦(二钱)木通(六分)猪苓(二钱) 淡竹叶(一钱五分)猪肚丸(盐汤下二钱)

秦(左) 肾虚逗留湿热,小溲淋痛,时作时止。前贤谓小肠有血则小便涩,小肠有气则小便胀,小肠有火则小便痛。厘清火府,以图徐退。

大生地甘草梢 黑山栀 赤白苓 建泽泻木通车前滑石竹叶知柏八味丸

左 高年气虚,湿热下注为浊。宜从补气之中,参以分利。人参须 野于术 广皮 赤白苓 生熟米仁 制半夏川萆猪苓杜仲生熟谷芽

左 小溲漩脚起沫,有时作痛。脉象左大。此肾虚而湿热留恋。拟苦以泄之,咸以化之。秋石(三钱)牡蛎(三钱)车前子(二钱)茯苓神(各二钱) 大贡菜(二只) 大补阴丸(四钱分二次服)

左 淋痛甚剧,此湿热蕴结也。木通(一钱)滑石(四钱)瞿麦(二钱) 炒丹皮(二钱)黄柏(一钱五分) 草梢(六分)川萆 (二钱)车前子(三钱)龙胆草(五分) 黑山栀(三钱) 清宁丸(三钱另服)

左 由白浊而转溲血,尿管作痛。此肾虚湿热,未可轻视。

生地炭蒲黄炭 丹皮炭 海金砂甘草滑石块 黑山栀当归炭 淡竹叶藕汁 西血珀(四分研末藕汁调服)

左 溲涩作痛,咳嗽痰多。湿热蕴阻膀胱。当疏风利湿。前胡木通橘红瞿麦车前牛蒡杏仁枳壳蓄 萆石菖蒲清宁丸(三钱)

左 血淋痛剧,湿热蕴结膀胱。

海金砂 丹皮炭 黑山栀 淡芩甘草车前子 生地炭 炒小蓟赤苓 淡竹叶沉香西血珀(二味研细先调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