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聿青医案>麻木

《张聿青医案》麻木·

谢(左) 风痰未清,络隧未和。手指常觉麻木。前法扩充。

于术(一钱五分枳实同打) 制苍术(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茯苓(三钱) 白僵蚕(二钱) 酒炒桑枝(五钱)防风(八分)

【二诊】 起居如常,手指尚觉麻木,膝膑微痛。再化痰宣络。

半夏(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酒炒桑寄生(三钱) 白蒺藜(三钱) 上广皮(一钱五分)左秦艽(一钱五分) 海风藤(三钱) 白僵蚕(二钱) 指迷茯苓丸(三钱先服)

【三诊】 手指麻木渐退。化痰宣络祛风,参以补气,气旺则痰行水消也。

党参(三钱) 云茯苓(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野于术(二钱) 白僵蚕(一钱五分) 广橘红(一钱) 白蒺藜(三钱) 清气化痰丸(三钱先服)

左 肩项四肢麻木,麻少木多。脉形濡滑,舌心灰润。胃中湿痰闭郁。拟二术二陈进退。

制茅术(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 云茯苓(三钱) 炒于潜术(一钱五分) 上广皮(一钱)薤白头(三钱) 炒枳壳(一钱) 白僵蚕(二钱炒打)

张(右) 高年营血既亏,中气复弱。血虚则木失涵养,而虚风内动。气弱则阳明络空,风阳遂得袭入筋络。筋络既阻,则营卫之气,滞而不行,四肢麻木不遂,腹中板滞不和。盖脾主运旋,木旺则脾土不能旋运,所以气机从而凝滞也。脉象濡而带弦,舌胖心剥。湿痰素盛。宜通补阳明,舒筋养血,而不涉呆滞。古稀之年,聊冀得尺得寸而已。

白归身(二钱) 奎党参(三钱) 甘杞子(三钱)桑寄生(三钱)大麦冬(三钱)桑椹子(三钱)阿胶珠(二钱) 粉丹皮(三钱) 杭白芍(一钱五分)女贞子(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费(左) 人之一身,营卫气血而已。血所以丽气,气所以统血。非血之足以丽气也,营血所到之处,则气无不丽焉。非气之足以统血也,卫气所到之处,则血无不统焉,气为血帅故也。经云卫气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其所以能二十五度者,为其营能行,卫亦能行也。今年逾大衍,气血暗衰,风寒湿久伏,乘瑕蹈隙,袭入经络,遂令营卫之气滞而不行,四肢酸麻,厥逆恶寒。

营不行则营不足用,有营若无营矣。卫不行则卫不足用,有卫若无卫矣。譬之久坐倚着,则麻木不得行动,此理甚明。脉细沉濡,舌胖质腻,尤为风寒湿之明证。为今之计,欲治酸麻,必先行其营卫之滞而后可。欲行营卫之滞,必先祛其所以阻我营卫者而后可。谁阻之。风寒与湿是也。拟理湿祛风法。风湿既去,营卫自行,则厥热恶寒,不治自愈。但邪湿既久,其来也渐,其退也必迟。知者以为然否。

半夏秦艽炒于术 川羌活甜广皮川桂枝 焦苍术酒炒桑枝(煎汤代水)

某 偏左麻木不用,咳嗽气逆痰多。脉形软滑。痰湿阻肺,兼袭经络,图治不易也。

苏子白芥茯苓杏仁半夏枳壳旋复花郁金橘红桂枝

杨(左) 偏左麻木,不能运动,胸腹常有热气注射。脉形弦滑。此气虚而痰热内阻,类中之根也。

半夏(一钱五分)天竺黄(三钱) 粉丹皮(二钱)橘红(一钱) 炒竹茹(一钱) 陈胆星(五分)栝蒌仁(五钱) 海浮石(三钱) 山栀(二钱)枇杷叶(四片) 陈关蛰(漂淡一两) 大荸荠(拍碎四枚二味煎汤代水)

谭(左) 向有气撑,兹则胸次作闷,中脘不舒。右关脉滑。此胃中之痰气交阻,阳明为经脉之长,阳明病,则四肢作麻矣。薤白头(三钱) 炒枳实(一钱) 制半夏(二钱) 炒竹茹(一钱) 上广皮(一钱) 广郁金(一钱五分) 左秦艽(一钱五分)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云茯苓(四钱) 煨天麻(一钱五分) 越鞠丸(二钱)

【二诊】 咯出紫瘀四肢麻木转减。的是痰瘀阻胃。前法再进一步。延胡索(酒炒一钱五分)当归须(二钱) 紫丹参(三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炒赤芍(一钱五分) 白蒺藜(去刺炒三钱) 酒炒黑锦纹大黄(三钱)瓦楞子(五钱) 生牛膝(三钱) 炙土鳖虫(五枚)韭菜汁(半酒杯冲)

吴(左) 遍身麻木,小溲结而不爽,中州不舒,目盲失明。脉象糊滑。此湿痰内滞,络隧不宣,脏腑之精气,不能上注也。苍术(一钱五分)陈皮(一钱五分) 晚蚕砂(三钱) 赤白苓(各二钱) 制半夏(二钱) 白蒺藜(三钱) 川羌活(一钱)川桂枝(四钱) 川黄柏(二钱) 木猪苓(二钱)泽泻(二钱)防风(一钱)

吴(左) 麻木大退,渐能步履,两目略能隐约见物,不可不为转机。但脉仍弦滑,湿痰尚盛。再祛湿疏风。川桂枝(五分)防风(一钱) 制半夏(二钱) 晚蚕砂(三钱)车前子(二钱) 川羌活(一钱)独活(一钱) 云茯苓(五钱) 白蒺藜(三钱)橘红(一钱) 二妙丸(三钱另服)

右 肢节作麻。气虚而湿痰内阻,为风痱之根。半夏茯苓天麻蒺藜上广皮 钩钩 炒枳实僵蚕竹茹清气化痰丸

左 右足搐动,肌肤麻木。痰湿化风,风主动摇故也。川桂枝 青防风独活蒺藜天麻半夏秦艽沉香广橘皮茯苓钩钩 二妙丸

【二诊】 右足搐动略定。再化痰熄风。川桂枝 川黄柏独活秦艽僵蚕苍术天麻防己半夏桑枝全蝎(炙去毒三分)

【三诊】 右足搐动,既退之后,遇凉又剧。盖血气喜温而恶寒。再温经和络祛风。

煨明天麻(一钱五分) 羌独活(各一钱)当归身(二钱) 青防风(一钱) 西潞党(三钱)川桂枝(五分)桑寄生(二钱) 北细辛(三分)川芎(一钱)白术(二钱)

某 痛势稍定,热亦减轻。而右脐傍有气攻冲,冲则牵引经络作痛,大便不行。此风湿热郁结,脾土气滞不能运旋。再参通府。桂枝(四分) 焦苍术(二钱) 酒炒威灵仙(二钱) 制香附(二钱)防己(二钱)川黄柏(一钱五分)龙胆草(三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磨沉香(四分冲)当归龙荟丸(三钱开水下)

周(左) 外感湿热后,湿困不化,神疲体软,绵延二月,方得渐复。而每晨痰出不爽,四肢有时作麻。营卫不宣,亦由湿阻。拟补气化痰。

党参(三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茯苓神(各三钱) 生熟谷芽(各二钱) 炒于术(二钱) 木猪苓(二钱) 炒枳壳(一钱) 广皮(一钱) 缩砂仁(五分) 姜汁炒竹二青(一钱五分)

【二诊】 脉濡而滑,痰不爽利,每至睡卧,四肢作麻。气虚夹湿夹痰,营卫流行为之所阻。再补气化痰,所谓气旺则痰行水消也。

炒透霞天曲(三钱) 炙绵 (二钱) 炒于术(二钱)茯苓(三钱) 生熟谷芽(各二钱)奎党参(三钱) 广橘红(一钱)猪苓(二钱) 蜜炙老生姜(一钱) 制半夏(二钱) 炒枳壳(一钱)

许(右) 痛虽减而肢麻色黄。气血窒痹不行。姑再宣通。

香附旋复花陈皮砂仁末 广郁金当归尾 猩绛沉香片 炒桃仁枳壳半夏葱管

钱 体麻作痛,时发时止者久。日来发热自汗,胸膺作痛。此风湿交蒸。恐成湿温时症。桂枝羌活橘皮络 酒炒桑枝秦艽防风旋复花地骨皮

左 两足有麻木之意。风与湿内阻也。独活桑寄生秦艽茯苓当归防风僵蚕生姜二妙丸(生薏仁煎汤下)

叶(右) 四肢作麻大退。其为风湿相合,确然可见。当助鼓再进。川桂枝 青防风羌活泽泻甘草天麻川芎二妙丸白芍川萆 白僵蚕

俞(右) 四肢作麻,脉形细弱。营卫不足,风与湿袭留不解。势难急切图功。川桂枝 焦苍术天麻川芎赤白苓 青防风秦艽半夏白芍羌活姜汁炒黄柏

柴(左) 肢冷发麻,麻后身热纳减。还是湿阻情形。

川朴 赤白苓白蔻仁 制半夏郁金广皮 建泽泻大腹皮沉香猪苓

谢(左) 起居如常,惟手小指常觉麻木,右膝 微痛。素体丰盛,湿痰有余。考小指之端,为手太阳之脉起处,而足太阳之脉从外廉下合 中,循京骨至小指外侧,则是所病之地,皆太阳部位。良以太阳为寒水之藏,痰湿有余,则太阳之经气不宣。东垣有丸药养之之法,即宗其意,而参太阳引经之药。

党参(三两) 制半夏(一两五钱) 白蒺藜(二两) 潜于术(二两土炒) 白茯苓(三两) 青防风(一两五钱) 白僵蚕(一两) 怀牛膝(二两酒炒)川桂枝(四钱) 煨天麻(一两五钱) 甘杞子(三两)杭白芍(一两酒炒) 上广皮(一两) 川羌活(一两五钱) 炙绵 (三两)桑寄生(二两酒炒) 制首乌(四两) 炙黑甘草(三钱) 炒当归(一两) 别直参(二两) 生山药(二两) 浓杜仲(二两)上各研末,用桑枝膏糊丸,晨服三钱,下午服二钱。

费(左) 每至睡卧初醒,辄四肢懈怠作酸,两足欠温。气虚湿盛,卫气不宣。宜通补阳明,以宣卫气。

炙绵 (三钱)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制半夏(一钱五分)桑螵蛸(二钱)川桂枝(六分) 炙甘草(五分) 上广皮(一钱)生姜(二片)大枣(二枚)

【二诊】 补气以宣卫阳,四肢作酸较退,小便渐能收束,肢节有时作麻。皆营术气滞。再为宣通。

酒炒白芍(一钱五分) 煨天麻(一钱五分) 煨益智(七分)川桂枝(四分) 炒香玉竹(三钱)桑螵蛸(三钱) 炙黑甘草(四分) 炙绵 (三钱)生姜(三片)大枣(三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