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张聿青医案>肺痿肺痈

《张聿青医案》肺痿肺痈·

夏(左) 湿热熏蒸不解,化火伤阴,虚火挟浊上炎,咳嗽暮甚,痰色青绿,而其气甚秽。脉数,两关滑大,不能重按。清化不应勉拟壮水以制阳光,以希造化。

沙参大麦冬 炙桑皮 大生地冬瓜子 煨石膏炙款冬地骨皮川贝母百合知母

某 咳嗽日轻夜重,痰黄稠浓,便坚带黑。脉数,舌光。无非阴虚火炎,金水并损,惟痰浓而带黄色,胃中必有湿热留恋。再从清养之中,兼导湿热下行。

沙参大麦冬 细生地 光杏仁川贝母冬瓜子 炙桑皮 青蛤散地骨皮青芦管枇杷

陈(左) 肺痿之后,蕴热未清,咳嗽痰黄,时发时止。不易图愈。地骨皮茯苓炙桑皮郁金生米仁冬瓜子 煨石膏知母淡芩 杏桃仁青芦管枇杷

彭(左) 嗜饮伤肺,稍一感触,辄作咳逆,甚则带出粉红。此湿热之气,蒸于胃而注于肺也。恐致痿损。冬瓜子 生薏仁 碧玉散 云茯苓枇杷叶 水炒竹茹葛花栝蒌仁 青芦管

陈(左) 肝郁气滞,病从左胁作痛而起,加以火灸络热动血,屡进阴柔之药,阴分固赖以渐复,然湿热由此而生,发为浊症。湿热逗留,风邪外触,遂致咳嗽。先以燥药伤气,致气虚不能鼓舞旋运,饮食悉化为痰。又以柔药滋其阴,酸寒收涩,痰湿之气,尽行郁遏。以致痰带腥秽,色尽黄稠,黄为土色,是湿痰也今内热咳嗽,痰仍腥秽。脉数濡弦,左部虚弦,舌苔薄白而滑。此气阴两亏,而湿热逗留之象,从实变虚,从假变真,殊难措手。前人谓因虚致病者,补其虚而病自除,因病致虚者,去其病而阴自复。八年之病,虽有成例可遵,恐鞭长之莫及耳。拟导其湿热下行,而不涉戕伐,俾得熏蒸之焰息,即所以保其阴气之消耗也。

杏仁冬瓜子 生薏仁 炙桑皮枇杷叶 云茯苓青蛤散泽泻青芦管

方(右) 咳嗽痰秽,内痈重症。遗毒已深,难遽言治。冬瓜杏仁茯苓黑山栀 煨石膏桔梗生薏仁枇杷叶 青芦管

先生问吐出之痰有如糊粥黄色者盈碗否。曰、然肺已成痈,而将穿破,咳痰臭甚,吐出后秽味不退者,病尤深也。(正蒙附志)

顾(左) 引导湿热下行,效如桴鼓。邪气既尽,正气自复,少安而毋躁也。

广橘皮生薏仁 制半夏泽泻枇杷叶 水炒竹茹杏仁冬瓜茯苓苇茎(煎汤代水)

某 咳痰臭秽,并兼粉红。肝火盛极,恐其成痿。

磨犀尖 丹皮川贝母青蛤散冬瓜子 炒蒌仁桔梗炙桑皮 生薏仁 煨石膏沙参芦根枇杷

复诊 加杏桃仁

彭(左) 咳嗽痰带秽臭。肝火蒸腾肺胃,将成内痈,不可轻视。葶苈子 炒枳壳冬瓜子 光杏仁青芦管 赤白苓 白桔梗生薏仁橘红服此方二剂而减,其效如神。按此症或起于酒,或由乎火,此人自谓气郁久闷,故致木火旺而刑及肺金也。(正蒙志)

杨(左) 大病之后,湿热未清,熏蒸肺胃,咳嗽痰黄,不能着卧。恐成痈痿重症。冬瓜枳实栝蒌霜 光杏仁旋复花竹茹生薏仁郁金半夏茯苓枇杷叶 青芦管

复诊 泻肺之湿热,喘减能卧,痰稠转稀。但咳热未除。前法再冀应手。杏仁泥 海浮石生薏仁 栝蒌霜冬瓜郁金橘红(盐水炒)茯苓桔梗水炒竹茹枇杷叶 青芦管

左 咳嗽痰红,痰气腥浊,内热连绵。脉数而滑。此痰热内迫,势成痈痿,鞭长莫及。冬瓜子(四钱) 生薏仁(四钱)川贝母(二钱) 光杏仁(三钱) 炒丹皮(二钱) 青蛤散(二钱)款冬花(一钱五分)竹茹(一钱) 炙桑白皮(二钱) 苇茎(一两)

顾(左) 咳嗽不退,甚则带血,右胸胁肋俱痛,秽臭之气,直冲而上。此由痰热郁滞肺络,萎损重症。姑导其湿热下行。冬瓜杏仁泥 海浮石旋复花丝瓜子 生薏仁 玉泉散 丹皮 磨郁金青芦管

又 咳嗽痰秽吐血。脉象急数。湿热蒸腾伤肺,肺痿情形也。病在高年,难以许治。

沙参冬瓜子 杏桃仁白皮粉丹皮 川石斛生薏仁川贝母款冬花青芦管

姚(左) 血未复来,痰仍灰黑。还是湿郁热蒸。再为清化。

半夏茯苓郁金海蛤粉冬瓜子 广橘红栝蒌皮杏仁浮石生薏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