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校注医醇剩义>附∶下痢门诸方

《校注医醇剩义》附∶下痢门诸方·

(录其纯粹少疵者以备参用。)

芍药汤 行血则便脓愈,调气则后重除。

芍药(一两)当归(五钱)黄连(五钱)黄芩(五钱)大黄(三钱)肉桂(二钱五分)甘草(二钱)槟榔(二钱)木香(一钱) 每用五钱,水煎服。白术黄芩汤 服前药痢疾虽除,更宜调和。白术(二两)黄芩(七钱)甘草(三钱) 水煎,分三服。黄连阿胶丸 治冷热不调,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脐腹疼痛,口燥烦渴,小便不利。黄连(三钱)阿胶(一两)茯苓(二两) 以连、苓为细末,水熬阿胶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米汤下。白头翁汤 治热痢下重,欲饮水者。白头翁(二两)黄连(三两)黄柏(三两)秦皮(三两) 水七升,煮三升,分温服。

加减平胃散 治肠红血痢。白术(一两) 浓朴(一两)陈皮(一两)木香(三钱)槟榔(三钱)甘草(七钱)桃仁(五钱)人参(五钱)黄连(五钱)阿胶(五钱炒)茯苓(五钱) 每服五钱,枣二枚,姜三片,水煎服。苍术地榆汤 治脾经受湿血痢。苍术(三两)地榆(一两) 每服一两,水煎服。槐花散 治肠风血痢。槐花青皮荆芥穗(等分) 研末,每用五钱,水煎服。犀角散 治热痢下赤黄脓血,心腹困闷。犀角屑(一两)黄连(二两)地榆(一两) 黄 (一两)当归(五钱)木香(二钱五分) 研末,每服三钱,水煎服。羚羊角丸 治一切热痢及休息痢,日夜频数,并治下血黑如鸡肝色。羚羊角(一两五钱)黄连(二两五钱)黄柏(一两五钱) 赤苓(五钱) 研末,蜜和丸,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蜜汤下。暑月下痢用之尤验。

地黄汤 治热痢不止。

生地(五钱)地榆(七钱五分)甘草(二钱五分) 水煎服。郁金散 治一切热毒痢,下血不止。

郁金(五钱)槐花(五钱)甘草(二钱五分) 研末,每服一二钱,食前用豆豉汤调下。

茜根散 治血痢心神烦热,腹中痛,不纳饮食。

茜根(一两)地榆(一两) 生地(一两)当归(一两)犀角(一两)黄芩(一两)栀子(五钱)黄连(二两) 每服四钱,水二钟,入豆豉五十粒,薤白七寸,煎六分,温服。

十宝汤 治冷痢如鱼脑者。

黄 (四两) 熟地(一两)人参(一两)茯苓(一两)当归(一两)白术(一两)半夏(一两)白芍(一两) 五味(一两) 官桂(一两)甘草(五钱) 研末,每服二钱,水二钟,加姜三片,乌梅一个,煎六分,食前温服。

芍药黄芩汤 治泄痢腹痛,或后重身热,及下脓血稠粘。黄芩(一两) 芍药(一两)甘草(五钱) 每服一两,水二钟,煎六分,温服。如痛加桂少许。

香连丸 治下痢赤白,里急后重。黄连(二十两吴萸十两炒赤去之)木香(四两八钱八分) 研末,醋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地榆芍药汤 治泻痢脓血脱肛。苍术(八两)地榆(三两)卷柏(三两) 芍药(三两)

参苓白术散 治久泻及痢后调理者尤宜。人参(一斤半)山药(一斤半)莲子(一斤半)白术(二斤)砂仁(一斤)桔梗(一斤)扁豆(一斤半)茯苓(一斤) 苡仁(一斤)甘草(一斤) 研末,每服三钱,米汤调下。或加姜、枣煎服。

仓廪汤 治噤口痢,有热及毒瓦斯冲心,食入即吐。人参茯苓甘草前胡川芎羌活桔梗独活柴胡枳壳陈仓米(各等分) 每服五钱,姜三片,水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