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校注医醇剩义>五脏传腑之咳

《校注医醇剩义》五脏传腑之咳·

补肺汤 治肺虚咳嗽。人参(一钱) 黄 (二钱) 五味(五分)紫菀(一钱) 桑皮(二钱) 熟地(三钱) 入蜜少许和服。

补肺阿胶散 治肺虚有火,咳无津液而气哽者。阿胶(一两五钱)马兜铃(一两)甘草(一两)牛蒡子(一两)杏仁(七钱)糯米(一两) 水煎分温服。百合固金汤 治肺伤咽痛,喘嗽痰血。

生地(一钱) 熟地(三钱) 元参(一钱) 贝母(一钱五分)桔梗(一钱)甘草(五分)麦冬(一钱五分)白芍(一钱)当归(一钱五分)百合(三钱) 水煎服。紫菀汤 治肺伤气极,劳热久嗽,吐痰吐血。紫菀(二钱)知母(一钱) 贝母(二钱)人参(一钱)茯苓(二钱)五味子(十二粒)阿胶(二钱蛤粉拌炒)甘草(五分)桔梗(一钱)莲子肉(十粒去心)秦艽扶羸汤 治肺痿骨蒸,或寒或热,成劳,咳嗽,声嘎不出。秦艽(一钱)柴胡(一钱)地骨皮(一钱五分)当归(一钱五分)紫菀(一钱)半夏(一钱)人参(一钱)甘草(五分)鳖甲(一钱五分) 水煎服。

鳖甲散 治男女虚劳客热,五心烦热,四肢倦怠,咳嗽咽干,自汗食少,日晡发热。

黄 (五钱)鳖甲(五钱) 桑皮(三钱五分)秦艽(五钱)紫菀(三钱五分)人参(一钱五分)茯苓(三钱)柴胡(三钱)半夏(三钱五分)知母(三钱五分)地骨皮(三钱)白芍(三钱五分)天冬(五钱)肉桂(一钱五分)桔梗(一钱五分)甘草(三钱五分) 生地(三钱五分) 每用一两,水煎服。一方加姜三片。

蓁艽鳖甲散 治风劳骨蒸,午后壮热,咳嗽肌瘦,颊赤盗汗,脉来细数。秦艽(一钱五分)鳖甲(三钱)地骨皮(二钱)柴胡(一钱)知母(一钱五分)青蒿(五叶)乌梅(一个)当归(一钱五分) 水煎服。汗多加黄 二钱。

苏子降气汤 治虚阳上攻,气不升降,上盛下虚,痰涎壅盛,喘嗽呕血,或大便不利。半夏(一钱) 苏子(一钱五分)前胡(一钱) 浓朴(一钱)橘红(一钱)当归(二钱)甘草(五分)沉香(五分) 水煎服。

定喘汤 治肺虚感寒,气逆膈热,而作哮喘。白果(二十一粒)麻黄(四分)半夏(一钱)款冬花(一钱) 苏子(一钱五分)杏仁(二钱) 桑皮(二钱)黄芩(一钱)甘草(五分) 水煎服。

咳血方 治咳嗽痰血。青黛蒌仁 海石 山栀诃子杏仁(各等分) 蜜为丸,噙化。

独胜散 治多年咳嗽,肺痿咯血。

白芨 研细末,每服二钱,临卧时糯米汤下。

清咽太平丸 治膈上有火,早间咯血,两颊常赤,咽喉作痛不清。薄荷(十两)川芎(二两)防风(二两)犀角(二两)柿霜(二两)甘草(二两)桔梗(三两) 蜜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犀角地黄汤 治肝胃火盛,吐血、衄血、咳血、便血,及阳毒发斑。

生地(一两五钱)犀角(一钱)赤芍(一两) 丹皮(二钱) 每服五钱。

桑皮等汁十味煎 治咳嗽经久,将成肺痿,乍寒乍热,唾涕稠粘,喘息气上,唇干吐血。桑皮汁(一升)地骨皮汁(三升)麦冬汁(二升) 生地汁(五升) 生葛汁(三升)淡竹沥(三升)生姜汁(一升) 白蜜(一升) 枣膏(一升) 牛酥(三合)

共熬成膏,每服五钱。

二陈汤 治一切痰饮为病,咳嗽胀满,呕吐恶心,头眩心悸。半夏(二钱)陈皮(一钱)茯苓(一钱)甘草(五分) 姜(三片) 水煎服。

清肺饮 治痰湿久留,咳嗽气逆。杏仁(二钱) 贝母(二钱)茯苓(二钱)桔梗(一钱)甘草(五分)橘红(一钱)五味子(五分) 姜(三片)金沸草散 治肺经伤风,头目昏痛,咳嗽痰多。金沸草(一钱绢包)前胡(一钱)细辛(三分)荆芥(一钱)茯苓(二钱)半夏(一钱)甘草(五分) 枣(二枚) 姜(三片)

百花膏 治喘咳不已,或痰中有血。

百合款冬花(等分) 蜜丸如弹子大,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