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校注医醇剩义>肾燥

《校注医醇剩义》肾燥·

肾受燥热,淋浊溺痛,腰脚无力,久为下消,女贞汤主之。

女贞汤(自制)女贞子(四钱) 生地(六钱)龟版(六钱)当归(二钱)茯苓(二钱)石斛(二钱) 花粉(二钱) 萆 (二钱)牛膝(二钱)车前子(二钱) 大淡菜(三枚)

女贞常绿乔木,纯阴至静,虫食其叶,能生白蜡,为止血圣药,而况于其子。臣以生地、龟版石斛、花粉、淡菜滋补肾阴,咸寒有情,燥热化解无余。当归以去腥气,茯苓以顾脾胃,萆 、牛膝车前,则为淋浊溺痛而设。祖怡注。

肾受燥凉,腰痛足弱,溲便短涩,苁蓉汤主之。

苁蓉汤(自制)肉苁蓉(三钱漂淡) 枸杞(三钱)菟丝子(四钱)当归(二钱)杜仲(三钱)料豆(三钱)茯苓(二钱)牛膝(二钱)甘草(四分) 红枣(十枚) 姜(二片)

苁蓉咸温,填精补血,植物而有似乎动物。肾脏燥凉,髓枯血少,便闭,非鲜首乌、当归、麻仁、苏子、蜂蜜所能必通者,惟苁蓉之润,足以通之。枸杞、菟丝杜仲、料豆,亦肾家要药;当归牛膝,活血舒筋;甘草茯苓、姜、枣,以顾脾胃;生姜兼能去凉,茯苓兼能通溺,归、菟、姜、枣,并以解苁蓉之腥浊,顾全心胃,制方缜密极矣。

归、苓、膝三味,上两方皆同用。祖怡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