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吧>中医中药>中医典籍>医学从众录>补论

《医学从众录》补论·

《金匮》云∶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欲吐者,阴邪在上也。若下之,不惟逆其阳气,反伤无故之阴,变害莫测,岂独反胃而已。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

胃素有热,食复入之,两热相冲,不得停留。用大黄下热,甘草和胃。张石顽云∶仲景既云欲吐者不可下,又用大黄甘草汤,治食已即吐,何也?曰∶欲吐,病在上,因而越之可也。逆之使下,则必愦乱益甚,既吐矣。吐而不已,有升无降,当逆折之使下,故用大黄大黄甘草汤(方见《金匮》)

治食已即吐。通草橘皮汤(《千金》) 治伤寒胃热呕吐。通草(二钱)橘皮(一钱五分)粳米(一合) 生芦根汁水煎热服。去通草橘皮,加竹茹生姜汁,《千金》名芦根饮子。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干呕。

丹溪云∶凡呕家禁用服栝蒌、桃仁莱菔子、山栀。一切有油之物,皆犯胃作吐。景岳云∶呕家亦忌苍术,以其味不醇而动呕也。茯苓半夏

沈芊绿云∶食已心下痛,隐隐不可忍,吐出痛方止,证名食痹。吐食,宜此汤主之。麦芽茯苓半夏白术神曲橘皮天麻生姜(各等分) 水煎服。

麦天汤 亦主之。麦冬天麻茯苓白术半夏陈皮神曲生姜(各等分)

水煎服。